ID: 24027059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5-10-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82005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化,内涵,功能,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哲学与文化》全书框架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马哲概论 第二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辩证的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透过春晚看文化 透过这些春晚节目,你看到了哪些文化?什么是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1.从文化的内涵看 广义: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有强烈的阶级性。 非意识形态: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 本单元使用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 2.从文化的核心看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判断:下列选项是不是文化(狭义)现象? 1.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2.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3.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4.信教群众开展宗教活动 5.参加学校运动会 6.去超市选购商品 7.某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活动 8.某村组织村民召开“乡村议事会” 自然现象 文化现象 经济现象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 经济现象 文化现象 政治现象 一、什么是文化 3.从文化的产生看 注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现象,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 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 文化既可以表现为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可以表现为动态的文化活动。 透过春晚看文化 1983年春晚第一次直播,采用的是观众电话点播节目的形式。 1992年第十届春晚,内地歌手毛阿敏、香港歌手刘德华、台湾歌手张雨生合作了一首《心中常驻芳华》,表达了祖国早日团聚的心愿,也开创了两岸三地歌手同唱一首歌的先例。 2002年第二十届春晚,晚会首次采取“五地联播”的形式。 2019年第三十七届春晚,百度、抖音、快手互联网巨头大力投入春晚,短视频直播竞争进入白热化。 41年间,政治、文化、技术等不断形塑着春晚的形式与内容流变,春晚也由最初相对单纯、简约的春节联欢延展出社会转型表征、政治传播载体、公众记忆实践和节庆仪式等新的角色与功能。 春晚40余年的演变,体现出文化和经济、政治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什么是文化 4.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看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注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注意:文化有优秀文化、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之分,不同性质的文化会对经济、政治产生不同的影响(反作用不一定是积极作用)。 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