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横柯( ) 经纶( ) 无碍( ) 窥谷( ) 急湍( ) 嘤嘤成韵( ) 泠泠作响( ) piǎo( )碧 轩miǎo( ) yuān( )飞lì( )天 2.按原文字形填空 风烟( )净 直视无( ) 急湍甚( ) 负势( )上 互相轩( ) 嘤嘤成( ) ( )飞( )天 经纶( ) 窥谷忘( ) 横柯上( ) 3.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风烟俱净(都) B.一百许里(许多) C.皆生寒树(都) D.窥谷忘反(返回)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 B.窥谷忘反 C.直视无碍 D.疏条交映 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互相轩邈 B.任意东西 C.横柯上蔽 D.好鸟相鸣 6.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 (1)一百许里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3)鸢飞戾天者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4)经纶世务者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 B.猿则百叫无绝 哀转久绝 C.急湍甚箭 则素湍绿潭 D.蝉则千转不穷 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8.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1).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_____和____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2).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 (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0.学习了《与朱元思书》一文后,班级开展了以“走近山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富春江是下游人们生活用水的水源,请写一幅呼吁人们保护富春江的标语。 。 现在,富春江已成为旅游胜地,请为富春江写两则广告,以宣传富春江。 (3)请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补充填写后面的解说文字。 这个标志中绿色的圆形(本书上印刷为黑色)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这个标志中的白色部分像_____ ,它的寓意是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皆缥碧( ) (2)泉水激石( ) (3)横柯上蔽( ) (4)急湍甚箭(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3.从修辞角度品味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4.本文写景动静结合,请举例说明。 15.本文写景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吉顼,洛州河南人。长七尺,性阴克,敢言事。举进士及第。调明堂尉。 父哲为易州刺史,坐赇当死,顼往见武承嗣,自陈有二女弟,请侍王巾盥者。承嗣喜,以犊车迎之。三日未言,问其故,答曰:“父犯法且死,故忧之。”承嗣为表贷哲死,迁顼龙马监。 来俊臣下狱司刑当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