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战争 这些诗句都出自同一个诗人之手,猜猜是谁?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20岁立志 48岁 58岁 68岁 72岁 陆游从20岁开始立志,一生都在写——— 报国诗 陆游 (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其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宋,公元960年至1276年,分北宋、南宋两个阶段。960年,赵匡胤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汴州(今河南开封)。1127年,金军攻破汴州,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也称“靖康之耻”)。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皇帝,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抗金名将,政治上腐败无能。1276年,南宋灭亡。 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的种子。陆游一生坚持抗金,可惜直到他85岁去世,中原仍未收复。85岁的老人僵卧病榻,老泪纵横,他颤颤巍巍地挣扎着起来,给儿子写下了一首绝笔诗。他写的内容会是什么呢? [宋] 陆 游 示 儿 〔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学习任务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找一找诗中哪一个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圈出来。 示 儿 [宋]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nǎi jì 读好古诗 jì 左上部分的横撇要舒展,右上部分的捺也要舒展,下部“示”字的两横要适当收缩,避让上边的横撇和捺。 nǎi 书写时要注意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示 儿 [宋]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临终前写的,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 示 儿 [宋]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哪一个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示 儿 [宋]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什么心愿没完成,没实现,才使得陆游如此悲伤,痛心?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本来 只是 借助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只是悲痛不能活着看到国家统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出诗人的悲痛 为什么“不见九州同”会如此刺痛陆游的心? 死了什么都放得下,唯独放不下九州,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见他多想看到——— 九州的统一 这种执着,可以说是执念,生前,他不甘心,他的悲是——— 不见九州同 即便是变成魂魄—缕,他心心念念的仍然是——— 但悲不见九州同 死了都还惦记着祖国未统—,是悲伤,是悲痛,他有多悲,对祖国就有多——— 爱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8岁时他在诗中写到———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大量的征伐,大量的征用民夫,再加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