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1467

11《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282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11《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五年级 单元 第十一课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第十一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课程的第11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培养健康的性别角色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教材通过“心情话吧”“认识自己”“我们欣赏的男生女生”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变化、心理体验及异性相处方式,强调倾听、支持、真实和守时的课堂约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互动与体验,帮助学生以积极态度迎接青春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身心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对自我认知和异性交往充满好奇与困惑。部分学生可能因身体变化感到害羞或焦虑,对异性相处表现出回避或矛盾心理。他们渴望被认可,但缺乏正确的表达方式。通过本课活动,学生能更好地认识自身变化,学习欣赏异性优点,建立健康的交往态度,缓解青春期的不安情绪,促进心理的平稳过渡。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了解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认识成长的自然规律。知道男女生在青春期可能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接纳自己的身心变化,减少因成长带来的焦虑或羞怯感。学会欣赏异性的优点,培养尊重、平等的交往态度。 2.能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友好互动。掌握与异性同学自然、礼貌相处的技巧,避免回避或排斥行为。 3.树立健康的青春期观念,认识到成长是美好而自然的过程。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互助的集体氛围。 1.课堂观察(他评+师评)。 2.评价探究学习过程(自评+互评+师评) 3.评价学习成果(自评+互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认识并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学习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应对青春期问题和挑战的方法,从容面对青春期的各种变化。 开展合作探究。 开展学科实践。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3分钟) 谜语激趣: “它让声音变粗,让个子长高,让心情像天气一样多变———这是什么?”(答案:青春期) 自由联想: 播放《童年》背景音乐,提问:“提到‘青春期’,你最先想到什么词?”(板书学生答案) 通过谜语和音乐导入,让学生在头脑中首先想到的就是青春期。 二、探究新知 (24分钟) 活动1:抓“青春”———热身游戏 规则:听教师讲故事,听到“青春”时快速抓同伴手指。 讨论: “游戏中你的反应速度如何?这和青春期需要‘快速适应’有什么联系?” 活动2:我的成长记录 填写表格: 在轻音乐中闭眼回忆,填写身高、体重、情绪变化等。 匿名分享: 用投票器统计“你对这些变化的感觉”(自豪/害羞/困惑),展示结果并讨论。 活动3:男生女生眼中的彼此 分组讨论: 男生组写“欣赏的女生特质”,女生组写“欣赏的男生特质”。 归类展示: 将“外貌”“性格”等标签拖到PPT对应区域,强调“尊重差异”。 活动四:情境演练 案例表演: 情境1:路上遇到异性同学不敢打招呼。 情境2:拒绝和异性分组合作。 任务:分组设计“更自然的解决方式”,并表演。 学生做好记录,增强对自己身体的了解。 学生通过对男女生不同的讨论来增加对异性的了解。 通过情景演练,锻炼学生能力。 三、拓展天地 (10分钟) 1 观察日记:记录一周内自己的一次情绪变化,分析原因。 小调查:采访父母/长辈“他们的青春期故事”。 通过拓展延伸,采访父母长辈的青春期故事。 四、课堂小结 (3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