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1507

四年级心理健康下册第十三课 勇敢与逞强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538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心理健康,下册,第十三,勇敢,逞强
  • cover
13《勇敢与逞强》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勇敢与逞强》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材,主题为“勇敢与逞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勇敢与逞强的区别,培养正确的勇气观。教材通过多个生活情境故事、活动设计以及心灵港湾的理论阐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勇敢和逞强的行为特征,学会判断和分析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2.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对勇敢行为有初步认知,能识别如见义勇为等明显勇敢行为,但对勇敢与逞强的区别缺乏深入理解,易混淆。他们分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后果的能力尚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情境和引导来提升判断力。该阶段学生情感丰富,对勇敢行为有向往,希望通过勇敢表现获得认可和尊重。但部分学生可能因缺乏正确引导,将逞强误认为是勇敢,以盲目冒险或冲动行为寻求关注。需要通过教学培养他们对勇敢的正确认知,引导其体验勇敢带来的积极情感。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通过学习和思考,了解勇敢的定义以及影响勇敢的因素,最终能够准确说出勇敢的含义和勇敢力量的来源,从而培养对勇敢的正确认知素养。 2.在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勇敢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进而能够深刻体会勇敢的积极情感价值,提升积极情感体验素养。 3.在实践活动中,尝试勇敢地去完成一件事,最终能够凭借勇敢突破自我,从而形成勇于实践和突破自我的能力素养。 1.能够准确表述勇敢的定义及列举出影响勇敢的因素(自评+他评)。 2能够描述在勇敢行为中感受到的幸福和快乐,能够分享勇敢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出对勇敢的积极态度。(师评+小组互评) 3.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勇敢的实践活动。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是否能够通过勇敢的行为实现自我突破。(师生互评+家长反馈)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勇敢与逞强的本质区别。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勇敢的行为,而不是逞强。 1. 创设真实情境(如绑架案例)进行行为辨析 2. 通过小品表演强化认知理解 3. 制定 "勇敢行为清单" 指导实践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1. “水浒传”知多少 (1)他是谁?这张图描述了什么故事?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2)他又是谁?这张图描述了什么故事?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3)思考 同学们,这两个故事中你认为谁勇敢,谁爱逞强,为什么? 选取《水浒传》经典案例(武松打虎与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利用学生熟悉的文学形象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前经验。 二、心情话吧 一天,小乐和两名小伙伴再自己家附近玩耍,突然一条粗壮的胳膊从后面勒住了小乐的脖子,一只大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小乐并没有反抗,而是乖乖跟着勒他脖子的男子,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背后却跟小伙伴打起手势,让小伙伴不要靠自己太近以及自己身处危险之中。两个小伙伴一边远距离跟随小乐到招待所,一边寻求大人帮助,最后就再劫匪将小乐带离招待所时,民警将其抓获。 1.你认为小乐和他的小伙伴们是否勇敢?为什么?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保护自己?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危机事件为载体,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比 “反抗” 与 “不反抗” 的后果,打破 “勇敢”等于 “对抗” 的思维定式。 三、心灵港湾 1.勇敢是明智的、负责任的。勇敢的人知道何时该站出来,何时需要退后。他们知道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比什么都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