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提高防护能力》 一、教材解析 本框主要围绕自救自护、救他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提高防护能力的原因,从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学习防护和急救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提高防护能力,由己及人,不仅能认识到保护自己,更能意识到对他人生命的救护。 二、学情分析 在当今社会,七年级学生的安全防护和自救能力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对七年级学生安全防护和自救能力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他们在多个方面仍存在不足,亟需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强教育和培训。这不仅能提升他们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对他们长远的成长和独立性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掌握有效应对灾难的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健全人格:提高防护能力,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责任意识: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增强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守护生命安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教学难点: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情境体验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播放 1 分钟短:模拟火灾、地震、发洪水片段,结尾弹出 “警报!警报!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字幕; 2.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变身‘安全特工’,进入‘安全守护星’训练营,40 分钟完成 3 项特训,通关即可获得‘安全守护星’称号,大家有信心吗?” 3.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①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②怎么提高防护能力? 1. 认真观看,捕捉危险细节; 2. 齐声回应 “有信心”,记录学习目标; 3.了解本课主题,做好学习准备。 特训一:火眼金睛 ——— 危险预判大师 教学内容:提高防护能力的原因,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呈现 3 个场景素材(结合课件): ①场景 1(教室):展示 “教室后门堆杂物、电线乱拉、插座超负荷” 的图片; ②场景 2(回家路):播放 “同学边走边看手机,忽略路边施工警示” 的动态图; ③场景 3(网络):展示 “网友索要家庭地址换游戏皮肤” 的对话截图; 2. 布置小组任务:“作为‘安全隐患搜查官’,找出每个场景的隐患、可能导致的后果、正确做法,按‘我们发现了... 这可能导致... 他们应该...’的格式整理,3 分钟讨论时间”; 3. 巡视各小组,针对性指导(如提醒场景 3 需强调 “个人信息保护”); 4. 组织小组汇报:每组选 1 个场景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5. 总结提升: ①结合汇报内容,提炼隐患后果(如杂物堵塞逃生通道、电线过载起火、分心行走撞人、信息泄露被诈骗); ②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点:“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面对灾害事故,掌握方法能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③追问:“复盘此活动,你得到什么启示?” 6. 教师全过程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总结基础知识点: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1. 小组聚焦 3 个场景,分工讨论(如 1 人分析 1 个场景); 2. 记录员整理结论,例如:“我们发现了教室后门堆杂物,这可能导致火灾时无法逃生,他们应该定期清理杂物,整理电线”; 3. 发言人依次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如 “场景 3 还不能告诉网友手机号、家长姓名”); 4. 在师生互动中,聆听教师总结,理解基础知识点。 特训二:逃生达人 ——— 避险技能训练 教学内容:提高防护能力的做法。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第一环节:“逃生动作响应赛” ①在屏幕依次出示关键词:“地震”“踩踏”“火灾”“溺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