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2839

第14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3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0-0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2232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政治,必修,一轮,梳理,教材
    (课件网) 1 4 第 14 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考点 考题 考情分析 我国法治建设 的历程 2024·江苏 卷,9 高考命题主要以法治建设的成就和相 关法治案例为试题情境。具体考查我国 法治建设成就取得的原因,以及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试题以选择题 为主,并且考查较少 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的总目标 与原则 2024·浙江1 月选考,12 考点一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考点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 抽丝剥茧 考点突破 作业手册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一定历史阶段 统治阶级 新篇章 物质生活 社会秩序 制定 认可 普遍约束力 宪法 公正司法 重要依托 法治体系 法治监督 中国共产党 人民主体 人人平等 以德治国 实际出发 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法的产生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 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法的本质 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 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 的工具 决定因素 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决定的;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历史类型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考点一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法的特征 ①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 规范 法的职能 ①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 ②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续表) [提醒]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家的产生和本质”的知识,理 解法的产生和本质;法属于上层建筑,结合《哲学与文化》中“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的知识,理解法的决定 性因素。 2.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和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中华法系 内涵 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其代表性法典为 《唐律疏议》 历程 ①春秋战国:开始制定成文法 ②西汉:儒家思想成为主导,强调礼法结合 ③唐朝: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 传承和发展 ④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 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但最终归于失败 (续表) 地位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 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评价 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凝聚了中华民族的 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 (续表) (2)我国当代法的本质: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 心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 ①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 律、法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各方面实现了有法可 依 ②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 提高,法律的作用不断增强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 法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 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 权力、履行职责 人权的法治保障取 得巨大成就 我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人 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 的指引下,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事 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