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2840

第15课 法治中国建设(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3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0-0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29973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法治,政治,必修,一轮,梳理,教材
    (课件网) 1 5 第 15 课 法治中国建设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考点 考题 考情分析 法治 国家 2024·北京卷,17;2023·福建 卷,6 高考命题主要以政府机构 改革与建设的具体案例、宪 法宣传和基层法治建设的案 例为试题情境。 考点 考题 考情分析 法治 政府 2024·黑吉辽卷,7;2024·全国 新课标卷,17;2024·湖北卷, 8;2024·江苏卷,18;2023·重庆 卷,7;2023·海南卷,7; 2023·辽宁卷,6;2023·北京卷, 9;2023·湖南卷,7;2023·山东 卷,16 重点考查法治国家建设的要 求、法治政府内涵与要求, 以及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 (续表) 考点 考题 考情分析 法治 社会 2024·湖南卷,6;2023·全国新 课标卷,38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查较 多,特别是伴随法治建设不 断推进,非选择题的综合考 查呈现增多趋势 (续表) 考点一 法治国家 考点二 法治政府 考点三 法治社会 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 抽丝剥茧 考点突破 作业手册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依法行使 宪法法律 良法之治 权利 国家权力 依宪治国 制度前提 实施机制 市场监管 法定化 法定程序 政务公开 政府治理流程 责任追究 法治轨道 违法必究 自由裁量权 行使权力 互信互助 普遍信仰 有效实施 公平正义 法治意识 法治化水平 服务体系 预防化解 1.法治国家的内涵 (1)内涵: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意味着法治成为治 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考点一 法治国家 [提醒]“法制”与“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法制 法治 区别 属于制度范畴,关注的 是秩序 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国原 则和方法,关注的是法律的至上权威 联系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 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 实现法治 (2)特征 坚持宪 法法律 至上 内涵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 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 特权 原因 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 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 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坚持良 法之治 原因 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 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标准 内容合理、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 统一 要求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续表) 尊重和 保障公 民权利 原因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 治的主要功能 要求 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 司法加以保障 规范国 家权力 的运行 含义 国家的各项权力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要求 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 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不能腐、 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续表) 2.建设法治国家 (1)总体要求: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 的严格实施。 (2)具体措施 推进宪 法实施 原因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依宪执政 具体 内容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 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 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建立完 备的法 律体系 原因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具体 内容 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 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完善法 律实施 机制 具体 内容 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 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