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2855

第13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课时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必修3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0-0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20367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自治,制度,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编版
    课时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 ①多元一体 ②民族团结 ③聚居 ④自治县 ⑤人民政府 ⑥信仰自由 ⑦依法管理 ⑧独立自主自办 ⑨社会主义社会 ⑩民主权利 选举 公共事务 考点一 【易错澄清】 1.纠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建立。 2.纠正: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纠正: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纠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5.纠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考向研析】 典例1 A [解析] 该社区围绕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六共”目标,促进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六共”目标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新时代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①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治精神,也没有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③④排除。故本题选A。 典例2 A [解析] 该民族自治县的发展成就说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利用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采取措施,这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①③符合题意。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②错误。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状况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优惠度,但不能夸大其为决定因素,④错误。故本题选A。 考点二 【易错澄清】 1.纠正: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2.纠正: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3.纠正: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4.纠正:社会建设是政府要履行的职能,社区不是国家机关,没有此职能。 5.纠正:当前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并且公民的民主权利是由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 【考向研析】 典例1 D [解析]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而不是政府领导,①错误。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错误。某村整合老祠堂等闲置资源搭建说事平台,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形式,③正确。打造一支办事公道的说事员队伍、鼓励村民参与“文明家庭户”等评选活动,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④正确。 典例2 D [解析] 考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由党支部牵头,发挥基层党组织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而不是建立党的基层组织,①错误。村民自管组由党支部牵头,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选举产生,负责收集并处理群众的问题和建议,村委会和镇政府出面解决自管组不能处理的问题和建议,可见成立村民自管组有利于完善协同共治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也有利于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提高民主协商效率,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规范政府服务流程,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典例3 B [解析] 此次“阳光温暖话民生”活动是由社区党支部组织的,由此可见社区党组织在为民服务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力争打通服务的“最后一百米”;同时,在此次“阳光温暖话民生”活动中,居民可以派代表参加,说明居民进行利益表达、参与社区公共治理有了新平台。①④符合题意。人大代表的表决权是在人大会议期间行使的,所以此次“阳光温暖话民生”活动不涉及表决权,②排除。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导重塑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说法错误,③排除。故本题选B。课时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考点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 特点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