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4112

8.3 法治社会 课件(25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38085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法治,社会,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知识体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基本要求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的内涵 建设法治社会 目标 主体 基础 8.3法治社会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中心议题:法治, 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要求 学习任务要求 列举实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政治认同:认同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增强建设法治社会,促进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科学精神:通过教学,理解法治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更需要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与推动。 法治意识: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社会。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以为,为落实良法善治、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领会法治社会建设的原因 8.3法治社会 8.3.1法治社会的内涵 01 尊学守用,和谐有序 结合你的法律常识,思考视频中矛盾纠纷双方的行为是否得当?有何依据?应当如何解决问题呢?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1245条 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 法律依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165条【过错责任原则】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内涵 知识小结 8.3.1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法治意识 法治实施 实施效果 前提 保证 目标 材料体现了法治 社会的哪些特征? 遛狗不拴绳违法。新规实施之后,遛狗现状如何 遛狗不拴绳现象相比以前明显减少,一些不文明养犬情况也有所好转。很多爱狗人士大多都系着绳子,除了个别流浪狗外。有市民表示,饲养者的自觉性有所提高,大家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了。 养狗市民表示:“养狗是我们的自由,但文明养狗是我们的义务。” 网友表示:以后人的过错再也无法怪罪无辜的狗狗,因宠物发生的矛盾我们有法可依。《民法典》是我们的信仰”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8.3.1法治社会的内涵 探究与思考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2.具体表现(特征) 知识小结 8.3.1法治社会的内涵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表现: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表现:无论是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要求得以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要求: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法治意识———信法) (法治实施———守法) (实施效果———用法) 镜头一 2021年2月20日,有群众向公安机关举报,有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多条侮辱诋毁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言论,引发群内成员强烈不满。对此,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