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共五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作答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新闻是浩瀚世界的镜像,总让世人翘首以待。它用客观笔触辨明真伪,将偏远角落的故事(juān) 刻成时代印记( )用温热文字铭记感动,让凡人微光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每一则新闻,都是现实的切片,在信息洪流中为我们搭建认知世界的桥梁。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翘 (2)(juān) 2.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即使是枝头萌发的新芽,还是破土而出的鸷虫,都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新一年的农忙由此开启。田埂上的晨露闪耀着希望的光芒,“久经战场”的犁铧 (娴熟 流利)地翻开泥土,农人的汗珠与种子一同坠入其中。 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真实体验,因此应当让孩子在泥土与汗水中理解生活的本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坚韧品格。 , , 。 5.下列填人文中横线处的3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么孩子们只会记住合影时的姿势 ②如果劳动实践课被异化为视觉表演 ③却想不起体验劳动时的艰辛与喜悦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6. 学校语文组的李老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校广播站记者杨杨准备采访李老师。下列杨杨拟写的采访问题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恭喜您获得“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请问您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B.李老师,作为“优秀班主任”,您在班级管理方面有哪些独特的方法呢 C.李老师,不知道您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是如何解决的 D.李老师,您觉得自己能获得这一荣誉真的是因为您比其他老师更优秀吗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4分) 子 规来鹄① 月落空山闻数声,此时孤馆②酒初醒。 投人语③若似伊泪④,口畔血流⑤应始听。 [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工诗,有才名。一作来鹏。②孤馆:孤寂的客 舍。③投人语:(子规)向人啼叫的声音。④伊泪:这里将子规的啼叫声比作女子的眼泪。⑤口 畔血流:引用杜鹃啼血的传说。 7.(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月落”“孤馆”等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鲜明的画面。 B.全诗以乐景衬哀情,借子规的悲啼反衬诗人官场失意、壮志难酬的悲愤。 C.次句写出诗人身处孤馆、酒意刚醒的境况,尽显其孤身在外的凄凉。 D.第三、四句写子规“投人语”“口畔血流”,赋予子规强烈的感彩。 8.(2分)有同学对诗歌首句用“数声”而不是“一声”或其他数量词不是很理解,请将下面你的回 答内容补充完整。 诗人在首句用“数声”,既写出子规啼鸣断断续续的特点,营造出环境 的氛围,又呼应身在“孤馆”而“酒初醒”的诗人的心境,强化了其情感。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又西三里,即南龙北度①之脊也。其脉南自江山县二十七都之小算岭,西转江西永丰东界,迤逦至此。南北俱圆峙一峰,而度处②伏而不高,亦束③而不阔。脊西即有一涧南流下流已入鄱阳矣。涧西累石为门,南北俱属于山④,是为东西分界。又十里为古城铺,转而南行,渐出山矣。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⑤。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之最高者。坪之阴⑥,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余疑坪去⑦汉阳当不远,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遥。出寺,雾渐解。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 (均选自《徐霞客游记》,有删改) [注]①南龙北度:南方的山脉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