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是相似形的是( ) A.两个等腰梯形 B.两个矩形 C.两个直角三角形 D.两个等边三角形 2.在 ABC中,点D、E分别在上,且,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3.如图,已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ABC与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那么与 ABC相似的是( ) A. B. C. D. 4.已知P是线段的黄金分割点,且,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 BC,若AE: EC=1: 4,那么的值为( ) A.1∶16 B.1∶18 C.1∶20 D.1∶24 6.如图,在 ABC中,点分别在边上,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的是( ) A. B. C. D. 7.已知,是两个非零向量,是一个单位向量,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在△ABC中,M是AC的中点,P,Q为BC边上的点,且BP=PQ=CQ,BM与AP,AQ分别交于D,E点,则BD∶DE∶EM等于 A.3∶2∶1 B.4∶2∶1 C.5∶3∶2 D.5∶2∶1 9.如图,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相交于点,,,,,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DBC=45°,点E在BC上,点F在AB上,将梯形ABCD沿直线EF翻折,使得点B与点D重合.如果,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为,那么它们周长的比为 . 12.已知线段MN的长是20cm,点P、Q都是线段MN的黄金分割点,则点P、Q之间的距离是 cm. 13.如图,在 ABC中,点D、E、F分别在边、、上,,,如果,那么的值是 . 14.如图,是平行四边形的边延长线上的一点,交于点,交于点,,设,.用向量、分别表示向量 . 15.如图, ABC中,矩形的顶点、在边上,、分别在边、上,,,则矩形的周长为 . 16.如图, ABC中,点、分别在边、上,且,与相交于点,如果是 ABC的重心,那么= . 1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与,满足,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倍角互余三角形”,已知在中,,,,点在边上,且是“倍角互余三角形”,那么的长等于 . 18.如图,在中,, 中,,已知,交于点,为上一点,且.当时,则线段的长度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共78分.) 19.若实数满足,求的值. 20.如图,中,为中点,为上一点,的延长线交于点,的延长线交于点,,且过点与、分别交于点和点.求证: (1); (2). 21.如图,已知梯形中,,、分别是、的中点,与交于点,为上一点,. (1)求的值; (2)设,,如果,那么_____,_____.(用向量、表示) 22.已知图1、图2、图3都是的正方形网格图,每个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它的顶点叫做格点. (1)填空:如图1,点A、点B、点C、点D都是格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O,那么的长为_____; (2)尺规作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和掌握,这里所使用的尺是指无刻度的直尺.我们规定在正方形网格图中,无刻度的直尺只能用来连接格点作线段. 以下两题请你只能使用无刻度的真尺和铅笔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①如图2,点A、点B、点C都是格点,作出 ABC的重心G; ②如图3,点A、点B、点C、点D都是格点,在边上作出点M,使得与相似. 2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且.对角线分别交、于点M、N,联结、.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点P,如果,求证:. 24.在梯形中,,.(如图1) (1)试求的度数; (2)若E、F分别为边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端点A、D、C重合),且始终保持,与交于点.(如图2) ①求证:; ②试判断的形状(从边、角两个方面考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