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 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抹温婉而坚韧的亮色,她是一位用文字编织人间真情的女作家。她的笔下,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总能以最质朴的语言,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她以一朵洁白无瑕的花为喻,讲述了战火中的纯真与牺牲,让人在泪水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对生活深刻体悟的结晶,是对人性善恶、美丑的细腻剖析。 茹志鹃 (1925-1998)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2.梳理情节,理清小说脉络。 3.分析形象,掌握描写手法。 4.关注细节,研读环境描写。 5.理解主题,感受人性之美。 作者介绍 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当代著名女作家。她是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茹志鹃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98年10月7日逝世。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作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注重在对人物心理的探究中勾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触及他们的精神历史,如《静静的产院》;一类是抒情性较强作品,如《高高的白杨树》;一类是反映革命斗争题材的作品,如《三走严家庄》。 创作背景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文学常识 1.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2.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3.小说三要素:人物(中心)、情节(骨架)、环境(依托) 4.情节:①序幕: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续情节奠定基础。 ②开端:是故事矛盾冲突的起点,引出主要人物和核心事件。 ③发展:矛盾冲突逐渐展开并升级的过程,通过一系列事件和人物互动推动情节前进。④高潮:矛盾冲突达到顶点,人物面临最关键的选择或挑战,情节最为紧张激烈。 ⑤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命运尘埃落定,故事走向终结。 ⑥尾声:冲突结束后,进一步交代人物的归宿或未来走向,或对主题进行升华。 文学常识 5.人物: ①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在作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人物,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围绕其展开,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主题。 ②次要人物:着墨相对较少,但对主要人物和情节起辅助作用的人物。次要人物能衬托主要人物,串联起不同情节,推动情节发展,从侧面深化作品主题。 6.环境: ①自然环境: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 ②社会环境:是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风土人情等的描写,主要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7.主题:揭示人性、针砭时弊、反映人生 字音纠正 撂 讷 憨 讪 嬷 寨 磕 瞅 拗 虔 髻 忸怩 liào qián chǒu nè niù shàn hān mó zhài kē jì niǔ ní 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说说小说讲了什么事?(概述小说情节) , 1946年的中秋 前沿包扎所 我,通讯员,新媳妇 带路、借被、牺牲、献被 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