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5319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833547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篇 常识积累 01 作家回顾、创作背景、文体资料、题目解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一生仕途坎坷。 “三苏”“苏辛”“唐宋八大家”“宋四家” 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屏障,扩大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 《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临江仙·夜归临皋》 创作背景:苏轼与王弗 “唤鱼”姻缘: 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 生活上的伴侣 文学上的知音 事业上的贤内助“幕后听言” 公元1065年五月,苏轼发妻王弗去世,年仅26岁。 悼 亡 诗 ·始于西晋潘岳 《悼亡诗三首》 ·后题材扩大,除了对亡妻的悼念,也有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 悼亡诗三首(节选) 【魏晋】潘岳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悼 亡 入 词 用词写悼亡, 自苏轼始。 词牌名,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此时苏轼任密州知州,年近四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 苏轼梦见王弗,写下了这首悼亡词。 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 ———【北宋】陈师道 初读词作 02 明确字音、疏通词意、划分层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anɡ),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gāng )。 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 没有地方向你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你也该认不出我了,因为四处奔波,我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你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你我默默相望,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无言的泪水落下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 你的孤坟远在千里, 梦前 “十年生死两茫茫......鬓如霜。” 梦中 “夜来幽梦忽还乡......惟有泪千行。” 梦醒 “料得年年肠断处......短松冈。” 相逢 思念 悲痛 细品夜梦 03 根据词作层次分析内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长恨歌》(白居易) 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让御史谢景温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自请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拓展链接:这十年...... 双方茫然不相知 怅然若失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李清照) 深挚怀念 无意识的思念 直接抒情 为全词奠定了伤感 哀痛的感情基调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 余不能。 呜呼哀哉! 余永无所依怙。 hù 依 靠 (节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王弗葬地在四川眉山, 与苏轼任职的山东密州相距遥远。 “千里”与上文“十年” 共同表现二人时空上的隔离。 曾经能够为苏轼所依靠的爱妻, 如今已不在人间。 前一句写了时空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 后一句写了无处诉说的孤凄,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凄凉无助之感。 王弗离世十年以来的辗转失意。 “我想我大概是要走了,可是没有悲哀,因为我会见到我死去的女儿和丈夫。可是我又开始害怕,我应该用什么样子去见钱钟书,谈恋爱那会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钱钟书会记得我的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