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册期中绿色评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默写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1)预定 谨(jin)肃 蹊(q1)跷 忐忑 (2)A (3)D (4)《朝花夕拾》《旧事重提》《鉴略》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及词语解释。 “yù定”,根据拼音“yù”及语境“昨夜yù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可知此处应填写“预”, 组成词语“预定”,“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谨肃”中的“谨”,读音为“i”,“谨肃”意为恭敬严肃。 “蹊跷”中的“蹊”,读音为“q1”,“蹊跷”形容事情奇怪、可疑,使人不明白。 “忐tè”,根据拼音“è”及语境“我忐t抢着”,可知此处应填写“忑”,组成词语“忐忑”, “忐忑”形容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2) 本题考查词性辨析。“知道”在句中表示了解、明白,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其词性为动 词。 选项A“撬动”,意为用力使物体移动,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词性为动词。 选项B“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适,是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性质状态的词语,词性 为形容词。 选项C“太空”,指极高的天空,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词性为名词。 选项D“秋天”,指秋季,是一年中的一个季节,属于表示时间的名词。 综上,与“知道”词性相同的是选项A。 (3)本题考查诗句中交通工具的识别。 选项A“风正一帆悬”,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意思是顺风行船,船帆垂直悬挂,“帆” 是船上的部件,属于交通工具。 选项B“马上相逢无纸笔”,出自岑参《逢入京使》,意思是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马” 是古代常见的交通工具。 选项C“单车欲问边”,出自王维《使至塞上》,意思是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单车” 指一辆车,属于交通工具。 选项D“闻道龙标过五溪”,出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意思是我听说您被贬 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句中仅提及地点“五溪”,未涉及交通工具。 因此,没有写到交通工具的一项是选项D。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文段中“父亲就站在我背后”“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等内容,与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经历 的散文相关。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多篇回忆性散文。《五猖 会》是其中一篇,文中提到父亲强迫“我”背诵的书籍是《鉴略》。 1T Y U 庐阳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绿色评价 七年级语文 ..· 会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诗人笔下,江山如画。曹操的“① ② ”(《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 海岛耸立的景象:王湾的“③ ④ ”(《次北固山下》)描绘了潮涨江阔、顺行帆 悬的画面。 (2)思乡怀人是中国诗歌的永恒主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⑤ ⑥ ”两 如 句, 简明生动地写出了日暮时分异乡人浓浓的乡愁: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⑦ ⑧ ”两句,连用三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又传达出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之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⑨ ,⑩”两句,写出夜风中传来幽怨的芦笛 声,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 2.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13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y心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 头,船椅,饭莱,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 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侯所读的《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长 我志tè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来子前,救我一句一句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