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上整本书阅读《艾青诗选》知识梳理+中考真题 一、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成名作是长诗《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发表这首诗时第一次使用了笔名“艾青”。 二、梳理艾青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 1、第一阶段:1927-1937年,悲郁与悲哀的笼罩 描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情感沉郁浓烈, 语言自然质朴,形式自由不受拘束 《大堰河--我的保姆》 《煤的对话》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北方》 2、第二阶段:1938-1945年,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将国家的苦难和对光明、理想的追求结合在一起,歌颂祖国的战斗,语言简洁凝重,笔触雄浑,气势磅礴。主要意象是“土地” 和“太阳” 。 《北方》 《向太阳》 《我爱这土地》 《刈草的孩子》 《火把》 《黎明的通知》 3、第三阶段:1946-1957年,仁爱与歌唱的情怀 既有歌颂新时代和主旋律,也有具有象征和哲理意味的咏物诗,同时国际题材的诗作逐渐增加。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礁石》 《启明星》 4、第四阶段:1978年后,自我与现实的哲思 “归来”时期,诗风发生变化,诗句变得更加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加警策 《鱼化石》 《光的赞歌》 《镜子》 三、专题一: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内涵 1、土地 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对生于土地、耕作于土地、死于土地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以及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诗人正是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也深深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的农民的热爱。(《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 2、太阳 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人们从“太阳”里所受到的启示是:创造性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与革命。这也蕴含着诗人希望在新时代里,人们应该与寂寞、彷徨、哀愁告别,勇敢地走向“太阳”,走向新生活。(《向太阳》《太阳》《给太阳》) 3、手推车 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它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沉重灾难的某个侧面的体现;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了“北国人民的悲哀”,也蕴含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控诉;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平静又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式”的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 4、礁石 “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去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笑着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诗人通过赞美“礁石”表达了对坚忍顽强的生命的由衷赞美。“礁石”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 5、火把 借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6、鱼化石 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揭示了生命的本质: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四、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1、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①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②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唱不尽的主题。无论是赞 美土地还是歌颂光明,艾青始终在表达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其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 2、忧郁的诗绪和积极乐观的精神追求 ①个人境遇、气质与西方文学思潮的结合,形成了艾青早期作品中的漂泊情愫。如《阳光在远处》将暗色调的景致与阳光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抑郁苦闷和对光明的向往。②抗战时期,艾青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