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课程标准:①、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及改革开放的进程;②、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意义; 子目1:伟大的历史转折:关注“学习聚焦” 问题1:阅读教材175页导言部分;结合【拓展1】;围绕“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理解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课本标注)问题2:阅读教材175页正文;176页“史料阅读”;结合学案【拓展2】、【拓展3】;深度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课本标注、课本补充)问题3:阅读教材176页;结合学案【拓展4】;了解新时期民主法制的重新构建。(课本标注、课本补充) 【拓展1】两个凡是及实质:1977年华国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其实质: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拓展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1.背景:●●①政治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②经济上: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及文革后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③思想上: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奠定思想基础。④领导层:高层密集出国访问形成了改革开放的高度共识。⑤外部:改革开放前的有利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开始明朗化。2.内容●●●●思想路线“两个凡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审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法制建设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恢复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3.意义: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重点突破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①思想路线:由“左”倾错误到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政治路线: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组织路线:由个人崇拜到集体领导(邓小平);④对外政策:由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拓展4】民主法制的重新构建1.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有效的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北京)(1)内容: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3.修订宪法:1982年宪法(1)内容: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2)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子目2:改革开放进程:关注“学习聚焦” 问题:1:阅读教材177页第1段;结合学案右图、【拓展5】;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线索。(课本标注)问题2:阅读教材177页第2段;178页第1段;结合学案【拓展6】;按照时间轴梳理改革开放深化的基本史实。(课本标注)问题3:阅读177页“历史纵横”、178页“历史纵横”;了解“三步走”和依法治国的基本史实。(课本标注)问题4:阅读【拓展7】;深度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重点掌握、课本补充)问题5:阅读【拓展8】、【拓展9】、【拓展10】;深度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重点掌握、课本补充)问题6:阅读【拓展11】、【拓展12】等;深度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背景和内容。(重点掌握、课本补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