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提优卷(B)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秋是色彩的盛宴,也是时光的私语。或热烈,或萧瑟,每一处风景都藏着季节更迭的诗意。让我们携手走进秋天,来感受它独特的韵味吧! 一、走进秋天.记录美景。下面是亮亮与父母秋游的随笔.请你一起来欣赏。(20分) 一场秋雨过后,水平如镜的 dòng tíng( )湖水,在秋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 liàng jīng jīng( )地倒映着明朗的天空。湖面不时掠过几只南归的燕子,湖边五颜六色的花儿在 liáng shuǎng( )的秋风中频频点头,向我问好。一条用不guī zé( )的石头铺成的石 jìng( )伸向远处的果园,那一 méi méi( )金灿灿的橘子,黄澄澄的梨子,挂满枝头,你jǐ( )我碰 zhēng zhe( )向人们 zhǎn shì( )大自然的馈赠。 1.请你根据拼音,帮亮亮把美景记录补充完整。(8分) 2.请你帮他选出随笔中三处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掠(luè lüè) 橘(jú jú) 梨(lí lǐ) 3.(1)“明朗”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光线充足(多指室外);B.明显;清晰;C.光明磊落;开朗。请结合所学,它在上文中的意思是 (填序号)。(1分) (2)在生活中,我们见过树枝在风中来回晃动的样子,由此猜测上文中“频频点头”的意思是: 。(2分) 4.亮亮想在随笔中加入一些关于季节的词语,请你帮他归类。(6分) 莺歌燕舞 秋风习习 层林尽染 骄阳似火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烈日炎炎 草长莺飞 天高云淡 绿树成荫 花红柳绿 寒风刺骨 (1)描写春天: (2)描写夏天: (3)描写秋天: (4)描写冬天: 二、感悟秋天,在诗句中寻找秋的足迹。(15分) 1.下面是亮亮摘抄的诗句,加点部分不能表现出秋天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远上寒山石径斜 B.白云生处有人家 C.湖光秋月两相和 D.江上秋风动客情 2.为了表现秋的韵致,亮亮想为摘抄的诗句配图。先补 充诗句,再选出与诗句对应的图片(填序号)。(8分) 停车坐爱枫林晚, 。( ) 湖光秋月两相和, 。( ) ,孤光一点萤。( ) ,夜深篱落一灯明。( ) 3.亮亮还收集了两小节关于秋之声的诗歌,请你试着从“青蛙、稻谷、大雁”中选一个进行仿写。(5分) 听听, 听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蟋蟀振动翅膀, “唰唰”, “ 嚁”,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三、秋景令人遐想,联系所学知识记录秋雨、秋声之韵味吧! (5分) 秋雨绵绵,美不胜收:《秋天的雨》一文从 、 、 三个方面描写秋天,通过秋雨将秋日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下过雨的水泥道上也别有一番韵味, 像“金色巴掌”,这一想象既充满童趣童真,也饱含着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 。 四、在节气中追寻秋之变化,读下列几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而太阳一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取,煞是惹人喜爱,因此得名“白露”。 【材料二】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祀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民间百姓将他称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太湖人就会举行祭祀香会,声势浩大,历时一周之久。 【材料三】白露前后温度:白天平均: 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衫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 ,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另外,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如果这时候贪食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