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共五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作答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跃动的阳光洒满校园。走廊上,几个女生围在一起分享刚收到的明信片,时而掩面匿笑,时而低声私语( )操场边,刚得知自己入选校篮球队的男生喜出(wàng)外,兴奋地向好友们比画着;花坛旁,两位同学正为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忽然同时想出答案,又相视大笑。这充满活力的校园时光,处处都是青春的印记。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匿_____ (2)(wàng)_____ 2. 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著名科学家李教授_____(莅临 来临)我校作学术讲座。讲座中,李教授从自身经历出发,在科研道路上遭遇无数次失败却始终永不言弃。他强调,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自己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有了更清晰的目标。 3. 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漫步至杭州西湖九曲桥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所吸引:平静的湖面被游船犁出一条长长的轨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岸边树木姿态各异,枝叶在微风中轻摆,与嶙峋的太湖石交相辉映,层次分明;_____,_____,_____。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3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与近处的实景相得益彰 ②远处山峦与楼阁的轮廓在晨霭中若隐若现 ③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 A. ③②①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①②③ 6. 下列语境中,对词性和词义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脚步”“钻”是动词,表现小草生长) B. 他的脸红得像苹果一样。(“红”是动词,形容脸的颜色) C. 荷叶像一把把绿伞,为小鱼遮挡阳光。(“遮挡”是动词,说明荷叶作用) D. 百灵鸟在枝头歌唱,歌声如清泉般流淌。(“歌唱”“流淌”是动词,表现歌声的悦耳)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20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7.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题“乡思”点明了诗歌主旨。 B. “望极天涯不见家”一句中,“望极”二字表现了诗人极目远眺的姿态。 C. “天涯”“碧山”等词重复出现,节奏回环往复,读来音韵和谐。 D. 全诗直抒胸臆,以“恨”字点明对碧山、暮云阻隔家乡的怨愤之情。 8. 请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本诗是如何表达乡愁的。 (二)(1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一处需要断句,请用“|”标示。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0.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去( ) (2)至(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