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的作者 ,号青莲居士,唐代 诗人,有“诗仙”之称。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 ,字梦得, (朝代)文学家、哲学家。 (3)《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 ,字子瞻,号 , (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与辛弃疾合称“ ———(豪放派),与黄庭坚合称“ ———(风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 ”(书法)。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金樽( ) 投箸( ) 歧路( ) 冰塞川( ) 畔( ) 烂柯人( ) 长精神( ) 宫阙( ) 琼楼玉宇( ) 3.下列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金樽清酒斗十千 金樽: 斗十千: (2)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直: (3)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 (4)直挂云帆济沧海 云帆: 济: (5)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 (6)千里共婵娟 婵娟: 5.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到乡翻似烂柯人 D.拔剑四顾心茫然 6.下列关于诗词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的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分为两大类:律诗、绝句。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诗”。 C.律诗一般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偶句必须押韵。 7.默写。 (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抒发了诗人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的诗句是: , 。 (2)《行路难》(其一)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悲慨的诗句是: , 。 (3)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出现的事物。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 , ”两句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怅惘。 (5)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写:“ , 。” 8.综合性学习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____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 。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 。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 边。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本文的题目是《行路难》,你认为“难”在哪里 10.“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请赏析“斗十千”“直万钱”的表达效果。 12.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的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