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035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第二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测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33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新疆维吾尔,答案,试卷,阶段,语文,学期
  • cover
伊宁市第28中学2025-2026七年级第一学年语文阶段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出卷人: 审卷人: 积累运用 1.请用正楷将下列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3分) 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 ( ) A.粗犷(guǎng) 应和(huò) 黄晕(yùn) 一髻白花( jì ) B.眨眼(zhǎ) 看(kān)护 着(zhuó)落 秋风萧瑟(sè) C.窠(kuō)巢 静谧(mì ) 澄清(chéng) 终年贮(zhù)蓄 D.碣(jié)石 高邈(miǎo) 济南( jì ) 披蓑(suō)戴笠 3.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瞭亮 抖擞 静默 淅淅沥沥 B. 化妆 吝啬 绿萍 迫不急待 C. 烘托 草垛 干涩 繁花嫩叶 D. 慈善 捷毛 澄清 争先恐后 4. 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 ) A. 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 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 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5.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C.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D.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6.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1)以上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文段中“用红笔添改讲义”的人是_____。(2分) (2)结合语段内容,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征。(3分) 7.名句默写(10分)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水涨起来了, 。 (2)红的像火, , 。(朱自清《春》) (3)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漫步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不变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_____,_____。”饱含着思乡的泪水。 (一)古代诗歌阅读(3分) 8.下面对这首曲作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此曲题目为“秋思”,可理解为游子于秋季的思绪。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幽静安适冲淡了孤寂的忧愁、抚慰了游子之心。 C.全曲未出现“秋”字,却通过具有典型特征的景物渲染了深秋的环境与氛围。 D.这首小令在景物上着墨较多,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充分写景是为了烘托 主体。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用“/”标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停顿。(限划两处)(2分) 左 将 军 王 凝 之 妻 也。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俄而雪骤 ( ) (2)撒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