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0423

16 白杨礼赞 课件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76146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白杨,礼赞,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情感哲思 16 白杨礼赞 八年级语文 上册·统编版2024 1 学习目标 2 重点难点 3 新课导入 4 探究新知 6 课堂练习 5 7 布置作业 白杨挺劲节 正气颂英魂 课堂小结 8 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基调。 01 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02 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03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基 调。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任务群 任务一 致敬白杨·牢记字词文常 任 务 群 任务二 朗读课文·理清情感脉络 任务三 理解象征·领悟赞美意图 任务四 品味语言·感悟情感表达 白杨礼赞 第 一 课 时 白杨挺劲节 正气颂英魂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任务一:致敬白杨·牢记字词文常 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然后大声朗读,积累这些字词。 开垦( ) kěn 主宰( ) zǎi 倦怠( ) dài 丫枝( ) yā 倔强( ) jué jiànɡ 婆娑( ) pó suō 虬枝( ) qiú 伟岸( ) àn 傲然( ) ào 宛然( ) wǎn 鄙视( ) bǐ 妙手偶得( ) ǒu 坦荡如砥( ) dǐ 潜滋暗长( ) chāi 恹恹欲睡( ) yān 旁逸斜出( ) yì 秀颀( ) qí 不折不挠( ) náo 无垠( ) yín 楠木( ) nán 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语出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文学素养 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 (2)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 (3)暗暗地生长。滋,生长。( ) (4)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 (5)指树枝从树干上斜着伸出来。( ) (6)形容枝叶茂盛,高下疏密有致。( ) (7)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8)美而高。颀,修长。( ) (9)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恹恹 旁逸斜出 婆娑 纵横决荡 秀颀 虬枝 请同学们阅读课下注释,完成下列文学常识填空。 茅盾(1896—1981), 、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原名 ,字 ,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小说《 》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 》《 》《春蚕》等。 作家 雁冰 蚀 子夜 林家铺子 沈德鸿 预习中留了一个任务你完成了吗:本文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作者曾说:“《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作者礼赞白杨树的意图。 1938年底,茅盾应友人之邀,赴新疆任教。1940年4月,离开乌鲁木齐经兰州去西安;5月中旬,应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期间,茅盾目睹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人民火热、沸腾的生活状态,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深受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第二次反共高潮喧器一时。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汪精卫公开投降日寇,而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坚持抗战,并取得了节节胜利。在这样的背景下,茅盾萌发了歌颂抗战军民、歌颂民族解放伟大精神意志的强烈愿望,于1941年3月写成《白杨礼赞》。 探究新知 任务二:朗读课文·理清情感脉络 预习提示说:这篇文章感情充沛,文气酣畅,特别适合朗读。请同学们先听读名家诵读,边听读边作一些朗读标记,然后大声朗读,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 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结合上下文,思考这些句子的情感表达有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