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041211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239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9课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教学设计
,
2025
,
2026
,
学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养成正确的默读习惯,能在保证一定阅读速度的前提下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能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脉络。 3.能揣摩、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4.体会作者对百草园游乐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情感态度,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脉络,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童年生活总是充满欢乐、好奇,但有时也会有一点无奈和束缚。你是否曾在小区的某个角落、或者公园里与昆虫对话、与花草为友?你是否因为学习而放弃一些自由和乐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童年也不例外。1926年,45岁的鲁迅因发表《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控诉北洋军阀政府制造的“三一八”惨案而遭通缉,被迫远走厦门,又遭到保守文人的污蔑,精神十分苦闷。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以对抗“离奇”的现实,慰藉“芜杂”的心情,鲁迅“从记忆中抄出来”一些片段,写了一系列回忆文章,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以《旧事重提》为总题发表,1927年结集出版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鲁迅的童年记忆,感受那份对自然的热爱、对童真的怀念、对成长的感伤。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层次和脉络。 活动1:快速默读课文,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呵成读完全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活动2:复述课文:课文写了哪些主要内容?(要求:按顺序复述;抓住重点,重要内容无遣漏;适当概括,繁简得当。) 活动3:从标题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部分?怎么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百草园里的快乐生活。小标题:乐园/百草园:我的乐园 第二部分(9—24段):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小标题:束缚中的乐趣/三味书屋:束缚与乐趣 活动4:课文第一段说,百草园那时“是我的乐园”,有哪些“乐”? 【明确】百草园里有趣的植物和昆虫;“美女蛇”的故事;下雪天捕鸟。 活动5:美女蛇的故事发生在古庙里,与百草园没有关系,这一部分是不是离题了? 【明确】美女蛇的故事是由赤练蛇的传说引起的联想,这个故事给童年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觉得做人之险”,也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所以不算离题。 活动6: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写了哪些事? 【明确】写了行礼拜师、问“怪哉虫”、读书、到园子里玩、看先生读书、描绣像。 三、赏析对百草园的描写 活动1:朗读第2段:一男生读“不必说……”,一女生读“也不必说……”,齐读“单是……,就有无限趣味。”一组齐读“油蛉在这里低唱,……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一组齐读“何首乌藤……” 活动2:这一段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一段用了一个什么句式把这些景物串连起来?这个句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层层递进和对比,将次要的内容先说,而突出最后的重要内容。 “单是”后面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两个“不必说”历数百草园的种种景物,已经体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它们对后面的重点内容有对比、突出的作用。 活动3:我们在看这一段描写的时候,会觉得丰富多彩,并且有一种立体的画面感,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明确】在景物的选取上,有视觉的:颜色(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有形态的(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缠络着的何首乌藤和木莲藤、木莲的莲房般的果实、何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上语文第10课《往事依依》作业设计(含答案)(2025-10-06)
2024-2025学年北京房山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0-05)
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课件(8份打包)(2025-10-05)
部编语文2025-2026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5-10-06)
八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课件(共20张PPT)+教案(2025-10-0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