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1279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学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2次 大小:1875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会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导入 【请介绍一个你熟悉或印象深刻的人】 知识梳理 1.题型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欣赏作品中的形象,感受其独特魅力,并对人物形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能够理解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考纲》中涉及的规定有以下几点: (1)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概括出人物的主要特点,包括外在形象、内在性格、品质等。 例如:“他身材高大,目光坚定,总是穿着整洁的西装,给人一种严谨而专业的印象。但在面对困难时,他又展现出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的品质。” 学生需要从中概括出人物的外在形象“高大、整洁”,内在品质“严谨、专业、坚韧、勇敢”。 (2)人物描写方法的识别与作用 能够识别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理解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比如:“她咬着嘴唇,双手紧紧握成拳头,眼睛里闪烁着愤怒的火花。” 这里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愤怒情绪。 (3)人物形象的变化与发展 关注人物在作品中的成长和转变,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小说中主人公从一开始的胆小怯懦,经过一系列事件后变得勇敢坚强,学生需要分析事件的影响以及人物内心的变化过程。 (4)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 理解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比如:在一部作品中,次要人物可能是主要人物的朋友,通过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凸显了主要人物的善良品质,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思考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例如:一个坚守传统文化的人物形象,可能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呼唤。 (6)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与感悟 要求学生能够基于对人物的理解,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和感悟。 比如:对于一个为了理想不断奋斗的人物,学生可以评价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学习,并从中感悟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勇往直前。 总之,从《课标》与《考纲》的角度来看,文学类文本之人物这一考点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的把握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2.提问方式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一是制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二是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在具体命题时,有些考题是概括,不分析;有些考题要求概括之后再分析。 (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的XX的人物形象。 (2)小说中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XX与XX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 3.解题思路 (1)抓主要事件(从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去归纳形象) 梳理人物的主要事件,关注其在不同情境中的经历、抉择和言行,从而把握其性格、精神、品质。同时,深入分析矛盾冲突中的人物表现,以揭示其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2)分析描写方法(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方面分析) 外貌描写:对容貌、体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二十年后的闰土肖像描写:“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的肖像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经受的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种种重压,感受到他们身心所忍受的无限的痛苦与摧残。 语言描写:是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进行描写的一种描写方式。 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