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5小题,16分) 1. 字音辨析(2分) B 2. 字形辨析(2分) B 3. 成语运用(2分) D 4. 病句辨析(2分) D 5. 综合性学习(8分) (1)(2分)①您认为诚信经营对小店赢得顾客信任、积累口碑起到了怎样的作用?②在经营中遇到过因坚持诚信而面临困难的情况吗?您是如何解决的? (2)(2分)八年级1班召开“诚信”主题班会 (3)(4分)小张,考试作弊违背诚信原则,不仅会失去老师和同学的信任,还会让你失去检验真实学的机会。咱们平时认真复习,凭借自己的实力考试,这样的成绩才更有意义,你觉得呢? (1小题,8分) 6. 古诗文默写(8分) (1)(4分,选答4题) ①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 沿溯阻绝 ③ 夕日欲颓 ④ 岂不罹凝寒 ⑤ 老骥伏枥 ⑥ 狐兔翔我宇 (2)(4分) 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阅读与鉴赏(46分) (5小题,16分) 7. 文言词语辨析(2分) B 8. 文言断句(2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9. 文言翻译(4分,每句2分) (1)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 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当即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10. 异同比较(4分) 相同:均写夜晚寻友,体现人物随性的生活态度; 不同:①目的不同:苏轼寻张怀民是为共享月色,排遣孤寂;王子猷寻戴安道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重在过程;②结果不同:苏轼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达成心愿;王子猷到门口却未进门就返回。 11. 诗歌鉴赏(4分) (1)(2分)诗人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描绘出一幅漂泊无依、孤独苍凉的边塞出行画面。 (2)(2分)“直”字写出孤烟的挺拔坚毅,“圆”字写出落日的雄浑壮阔,两字精准勾勒出大漠雄浑、苍凉、壮美的景象,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8小题,3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12. 内容理解(3分) D 13. 内容判断(3分) B 14. 观点辨析(3分) C 15. 意义与弊端(4分) 积极意义:①提高创作效率,缩短制作周期(如《千秋诗颂》制作时间减半);②降低成本,节省人力与物质成本;③助力文化传播(如让诗词“活”起来,传播传统文化); 潜在弊端:①缺乏情感共鸣,难以创作出打动人心的内容;②依赖人类输入的精准数据与提示词,若信息有误易生成错误内容;③可能削弱人类的创造性,导致内容同质化。 (二)散文阅读(17分) 16. 内容理解(3分) B 17. 句子赏析(4分) 动作描写,“舀、倒、停顿、摁、扫、抹”等动词,细致写出许师傅补脸盆时的操作流程,“稍慢”“故意停顿”体现他对薄铁皮脸盆补修火候的精准把控,突出其手艺精湛、做事细致。 18. 人物品质(4分) 手艺精湛:补锅时精准敲打补丁、控制铁水火候,补出的铁疤美观耐用; 善良热心:免费为老古、老张、老刘等特殊家庭补锅盆,体谅老刘困难,耐心修补破旧脸盆。 19. 结尾作用(6分) 内容上:写出补锅匠行业逐渐消失的现实,表达对许师傅的怀念及对传统手艺的惋惜; 结构上:呼应前文对许师傅补锅场景的描写,使文章结构完整; 情感上:升华主题,凸显平凡手艺人的精神价值,引发读者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思考。 附加题(8分) 21. 名著阅读(8分) (1)(2分)① 血战湘江 ② 巧渡金沙江(顺序结合路线图调整,合理即可) (2)(2分)① 毛泽东 ② 生活简朴、平易近人 (3)(4分) 示例1:毛泽东———青少年时期读《盛世危言》,激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后求学经历让他接触进步思想,这些经历为他后来领导中国革命、探索救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示例2:周恩来———青少年时期留学日本、欧洲,接触马克思主义;参与学生运动,培养了组织能力与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