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典诗歌 四言,最早出现于《诗经》 五言,成熟于汉,《古诗十九首》 七言,成熟于唐 乐府诗:歌、行、吟、引、曲、弄 古体诗 绝句 律诗 近体诗 诗 词 婉约派 豪放派 曲 散曲 戏剧 柳永、李清照 苏轼、辛弃疾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首、颔、 颈、尾、 形式自由,篇幅不限,不讲对仗,押韵自由 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小令 套数 杂剧 传奇 沁 园 春 长 沙 Qin Yuan Chun ChangSha 毛泽东 激情澎湃的青春宣言 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 背景介绍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按长短分: 按片数分: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单调、双调、三调 词的分类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长调、双调 《沁园春· 长沙》它的词牌就是“沁园春”,题目是“长沙”,《沁园春》词牌名。相传沁园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被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有人就作诗咏怀这个事,词牌由此得名。 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卜算子·咏梅》。 关于词的知识 词的分类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 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一、诗词诵读应当注意 (一)要读懂词意。这是学习一首词的前提,同学们要借助于工具书,借助于课下注释梳理诗词的大意; (二)读出节奏。要注重语法上的停顿,不能读破字音,要注意领字的停顿; (三)注意读出情感,在领会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情感的变化; (四)适当加入肢体语言。 大声朗读,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 沁园春(qìn) 百舸( gě) 峥嵘( zhēng)( róng) 浪遏飞舟( è) 携来( xié) 怅寥廓(chàng) 寥廓( liáo )( kuò ) 挥斥方遒( qiú) 2、再读诗歌,掌握朗读技巧。 “独立” 是否能替换成“站立”?为什么? 不能替换。 ①我们先从意思上来看,“独”是独自一人,“站立”不能表现这种意思,这是从浅层来看。 ②从气势上看,“独立”可以反映出人一种卓尔不群的气势,“站立”很显然没有这种气势。 ③词的开篇营造出这样一种卓尔不群、大气磅礴的气势,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品读上阙:分析开篇 进入诗境 请同学们试着将词的开篇恢复成现代汉语的语序。 比较诗歌的表述与现代汉语语序的表述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好?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整体感知 齐读上阕,根据诗人的的动作,将上阕分为三层 立———独立寒秋 看———湘江秋景 问———谁主沉浮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独立 寒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品读上阙:分析开篇 进入诗境 万:山之多 遍:红之广 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