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3675

七上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作业设计(含答案)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509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语文,12课,论语,十二,作业,设计
  • cover
七上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作业设计 一、课前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1.收集资料,参考示例,完成表格内容。 人物 学派 主张 地位及代表作 老子 道家 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清静寡欲”、“柔弱胜刚强”。 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太上老君”。其思想集中于《道德经》。 庄子 孟子 孙子 曾子 2.儒家经典被后世称为“四书”“五经”,儒家要求学生学习“六艺”,它们具体内容是什么? “四书”: “五经”: “六艺”: (二)发展性作业 3.魏明同学准备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他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他完善孔子名片信息。 4.收集一个与孔子相关的成语故事。简述并分享给同学,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课中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5.自由朗读课文,用“/”试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 )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志:( )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可以:( ) (4)曲肱而枕之 枕:( ) (5)不义而富且贵 义:( ) (二)发展性作业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译文: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8.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的理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的理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我的理解: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的理解: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的理解: 9.《论语》十二章中有不少语句极具有教益,假如让你从课文中挑选语句送给你的家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朋友、同学,你准备如何选择。选择四个句子,分别送给三个人,最后一个送给自己。 可参照下面格式: 我选“ ”一句送给 ,因为: 。 三、课后作业 (一)基础性作业 10.“而”在文言文中是出现频率极高的文言虚词,主要用作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其用法有:A.表并列;B.表承接;C.表转折;D.表修饰。分析下列句子,在句后“( )”内填上所表示关系的字母。 (1)学而时习之( ) (2)人不知而不愠( ) (3)为人谋而不忠乎( ) (4)三十而立( ) (5)温故而知新( ) (6)学而不思则罔( ) (7)曲肱而枕之( ) (8)择其善者而从之( )(9)博学而笃志( ) 11.《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根据意思,填出相应的成语。 (1)到死为止。( ) (2)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 ) (3)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 (4)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 (5)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 (6)责任沉重,路程遥远。( ) 参考答案: 1. 人物 学派 主张 地位及代表作 老子 道家 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清静寡欲”、“柔弱胜刚强”。 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太上老君”。其思想集中于《道德经》。 庄子 道家 主张“齐物论”、“逍遥游”、“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著有《庄子》(又称《南华经》)。 孟子 儒家 主张“性善论”、“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儒家“亚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