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4845

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54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cover
三上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从而理解课文; 2. 能从课文及其他文段中寻找秋天的颜色,品读秋天的美丽,感悟秋雨的魅力; 3. 能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用文字书写秋天的色彩。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交流、品评、创设情境、仿写等多种形式学习感受比喻、拟人等手法运用的妙处,了解秋天的特点,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感受秋天的美好,落实语言积累运用和审美创造。 2.唤起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生活体验,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智慧引学:启动 “秋日小博主” 招募 发布任务:“今天,秋天的雨想邀请大家当‘秋日小博主’,任务是晒一晒秋天的雨带来的美好,发一条能让大家点赞的朋友圈!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 过渡语:要晒秋雨的美好呀,就得弄清楚陶金鸿先生笔下秋雨的特点,也就是课文围绕秋雨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咱们来复习回顾一下。生回答,师板书。 二、活动一:觅秋雨的美好 过渡语:接下来让我们去细细品读,慢慢品味这优美的文字。 主任务: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和同学交流你最感兴趣的内容。(3分钟) 1. 交流到秋天的色彩:找颜色,体会“五彩缤纷”,原来,颜色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这就是“五彩缤纷”,总结理解新词的方法;赏析句子,讲解“扇”的读音,体会“扇哪扇哪”与“扇哪”之间的不同,体会画面的联动性,倾听叶子的声音;体会枫叶与邮票的相似性?补充邮票的资料袋。体会“你挤我碰”,联系图片和生活实际,感受秋日丰收;体会省略号的用法,理解“频频”的意思。 品味句子的时候,总结语言表达特点,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写出了秋天的色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秋天景物的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语言生动。” 仿说,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了? (高粱、石榴、葡萄、红枣、冬枣、香梨......) 它把 给了 , 像 。 你们的句子太美了,这就是发朋友圈最好的文案,现在就让我们现场发一条朋友圈。 2. 交流到秋雨的气味,请孩子朗读,体会“勾住”一词的巧妙。问:香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为什么说它勾住了小朋友的脚?(解释“勾住”在文中的意思)生活中,什么东西会“勾”住了你?当你被“勾住”的时候,你会想做什么?字典里说“勾”师用钩子勾住的意思,如果被钩子勾住了,你还能动吗?如果用“吸引”和“勾住”哪个更让你难忘?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谁来演示被香味勾住的样子? 3. 交流到秋雨带来的消息,听--秋雨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啦。动物和植物怎样准备过冬了? 4.诵读秋雨的小诗 过渡语:秋天的雨在作者笔下是多么神奇和可爱啊!这就是作者独特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秋天。让我们用走进秋雨小诗,去字里行间感受秋雨的美好。师生合作读、点名读。 三、活动二:跨文探秘秋之韵 过渡语:你们读得太好听了,就像小诗人一样。秋雨的美就藏在这字里行间。接下来呀,老师要带大家拓展一下视野,把课文里的秋雨和阅读链接里的秋景放在一起,来一场“跨文本的秋之探秘”,看看不同文字里的秋天,还有哪些我们没发现的小秘密。现在,咱们就进入活动五吧! 快速对比:请同学们快速默读阅读链接的内容,找出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动植物在过冬之前迁移的情景。 小结:原来不同文本里的秋天,都藏着这么多有趣的秘密呀!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着秋日小雨滴赏了色、闻了香、听了消息,还读了小诗、探了不同文本里的秋之趣———这些可都是“秋日小博主”的绝佳素材呀!请同学们课后像之前那样拿着爸爸妈妈的手机,把今天发现的秋日美好写成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