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7675

第四章实验活动4简单的电镀实验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36张PPT)

日期:2025-11-1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682404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章,实验,PPT,36张,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实验活动4 简单的电镀实验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 目 录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和 创新实践能力的项目式学习 01 项目的确立 背景和价值 02 项目的总结 评价和反思 03 项目的实施 过程和方法 01 项 目 的 确 立 背景和价值分析 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标 简单的电镀实验,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用品和操作非常简单,学生实验却容易出现镀层发黑的异常现象 教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具有浓厚的实验兴趣和基本操作能力。 学情 01 项 目 的 确 立 背景和价值分析 课题 学生电镀实验条件优化和产物探究(针对镀层发黑的异常现象) 课型 开展项目式教学、实验探究拓展课、校本课程(教学对象:高二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选科生) 每周两节课,共4课时 01 项 目 的 确 立 背景和价值分析 1. 通过探究影响镀铜的主要因素,体会条件控制在科学实验和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探究黑色物质成分,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增强证据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评价,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1. 通过对方案设计、工具制作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 通过对黑色物质成分探究设计方案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1.设计反应器提高条件精准度,克服传统烧杯实验效率低、难以控制变量的缺点 创新要点 2.引导学生亲历创新实验,体验真正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成为思考者而非简单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01 项 目 的 确 立 背景和价值分析 01 02 03 04 05 06 创设情境 资料查询 产物探究 分组合作 条件优化 总结评价 教学过程 01 项 目 的 确 立 背景和价值分析 准备 简单的电镀实验 异常现象 正常现象 1.探究得到良好镀铜的条件 2.探究黑色物质成分是什么 实验事实 为情境 引入项目式探究任务 02 项 目 的 实施 过程和方法介绍 02 项 目 的 实施 过程和方法介绍 分工 合作 第1小组 第2小组 第3小组 资料查询组 条件控制组 产物探究组 根据个人兴趣、自由组合、自主选择 分组合作 资料查询 条件控制 产物探究 汇总结果 02 项 目 的 实施 过程和方法介绍 资料查询 02 项 目 的 实施 过程和方法介绍 资料查询组汇报 铁钉是否打磨 铁钉和铜片位置 硫酸铜配制浓度 猜想 02 项 目 的 实施 过程和方法介绍 方案设计 控制变量 02 项 目 的 实施 过程和方法介绍 实验准备 1.镀件优化 2.工具制作 3.标准制定 A级 均匀、光滑、牢固 B级 较均匀、较光滑、较牢固 C级 较粗糙、暗淡、不牢固 D级 颗粒感强、黑色、不牢固 铁钉镀铜 石墨镀铜 并联式反应器 控距式反应器 镀层效果评定标准 条件控制组实验 猜想一:铁钉未打磨或未打磨光滑导致镀层发黑 a组 镀件光滑度对镀层效果的影响实验 电路 连接 条件控制 光滑电极 粗糙电极 结论 并联 电路 3v电压, 铜做阳极, 石墨做阴极0.5mol/LCuSO4各40mL 电解3min B级, 未呈黑色 C级,未呈黑色 镀件越光滑,镀层效果越好,均未出现发黑现象 抛光 未抛光 猜想二:铁钉和铜片放置位置不固定导致有的镀铜发黑 b组 电极距对镀层效果的影响实验 控距式反应器 条件控制 极间距不同 记录现象,分析结果 并联电路, 3v电压0.5mol/LCuSO4200mL电 3min 3cm,4cm,5cm 6cm,9cm,15cm 3-6cm,镀层效果均可,电极距越小,镀层效果越好,9cm以上,(电流过小) 未见镀层生成 极间距不是学生实验镀层发黑的主要因素 条件控制组实验 猜想三:硫酸铜配置浓度不同导致有的镀铜发黑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