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题突破十 突破点1 仪器、操作、装置与方案的评价 (选择题每小题3分) A级夯基达标练 题组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2025·黑龙江大庆模拟)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甲 乙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丙 丁 A.甲:验证铁钉发生吸氧腐蚀 B.乙:验证1-溴丁烷消去反应的产物 C.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 D.丁:检验S是否沉淀完全 2.(2025·山东日照模拟)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甲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并验证其性质 B.图乙制备并检验乙炔的生成 C.图丙比较Na2CO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快慢 D.图丁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题组2 化学实验安全 3.(2025·河北保定模拟)实验安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液氨泄漏后,应向下风或侧下风方向迅速撤离现场 B.苯和甲醛能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 C.实验室中煤气泄漏,要迅速先切断电源,再打开门窗 D.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4.(2025·山东济南模拟)关于实验安全与试剂保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含硝酸银的废液,可使Ag+沉淀,再将沉淀物分离进行废渣处理 B.不慎将浓硫酸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后用水冲洗抹布 C.实验室中液溴、白磷保存时要用水封 D.移取熔融氢氧化钠的瓷坩埚,应用坩埚钳夹持 题组3 表格型实验方案的评价 5.(2025·辽宁丹东质量测试)下列实验方案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向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 B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加入Fe(NO3)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酸性条件下N有强氧化性 C 灼烧铜丝至其表面变黑,趁热伸入某有机物中 铜丝恢复亮红色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醇羟基 D 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固体 溶液从蓝色变为黄绿色 转化为 6.(2025·黑龙江大庆模拟)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均正确且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SO2 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B 向2 mL 0.1 mol·L-1 K2Cr2O7溶液中加入5~10滴6 mol·L-1 NaOH溶液 溶液仍为橙色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将CO2气体通入Na2SiO3稀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C>Si D 用pH试纸分别测定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 NaClO溶液的pH大 结合H+的能力: ClO->CH3COO- B级素能提升练 7.(2025·湖南常德模拟)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装置 实验目的 A.模拟侯氏制碱实验 B.分离铁粉和I2 实验 装置 实验目的 C.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D.验证Na与水反应放热 8.(2025·黑吉辽联考)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测定待测液中I2的含量 B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检验1-溴丁烷的消去产物 D 煅烧贝壳至900 ℃,得到生石灰 9.(2025·湖南岳阳质量检测)下列实验操作及对应的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再滴加稀硝酸 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白色沉淀为BaSO3,后转化成BaSO4 B 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溶液变浑浊 H2SO4具有氧化性 C 常温下取少量NaHCO3固体于试管中,加几滴水,振荡,将温度计插入试剂中 温度计示数升高 NaHCO3固体溶解放热 D 向装有碘的CCl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浓KI溶液,振荡、静置分层 下层由紫红色变浅至几乎无色,上层呈棕黄色 I2在浓KI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度 参考答案 1.C 解析: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后试管中压强减小,右侧试管中液面下降,导管中液面上升,A项不符合题意;1-溴丁烷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