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提优卷(三) 《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21分) 1.秋天的雨,有一盒 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 ,飘哇飘哇,邮来了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 ,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3.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 、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 。 4.风,是大自然的 。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 一样, 。不一样的树叶,有 ;不一样的季节,有 。 5.当微风拂过,那声音 ,好像呢喃细语,让人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 ,合奏出一首 的乐曲,那声音 ,令人 。 6.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 。小雨滴 , 便开始了。 ……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 和 ;所有的房子,房子的 ,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7.当 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 :小溪淙淙,流向 ; 潺潺,流向 ; 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 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 。 8. ,一儿登瓮, 。 ,光持石击瓮破之, , 。 二、理解课文内容填空。(24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写的是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 和 。 2.在《花的学校》一文中,作者描绘了一群 的花孩子,通过想象把 之间的感情表现得自然亲厚。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写一夜秋风, 后,水泥道上落满了 ,像铺上了一块 。课文中“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指 ,流露出作者对秋天的 之情。 4.《秋天的雨》一文以“ ”为线索,将秋天的 、 和 等众多的事物巧妙地串联起来,勾勒出一个 、 、欢乐的秋天。 5.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是这样的: → → → → → 。这次旅行可以看出青头与红头的感情 。 6.生活中,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美。《搭船的鸟》中,作者细致观察了这只翠鸟的 和 ,发现这只翠鸟很美丽,很敏捷;《金色的草地》中,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是 。 7.海滨小城的 美, 更美, 也美。所以说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 又 。 8.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特点: 和 。 9.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描写了大自然里的 、 以及 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大自然变得很美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之情。 10.《读不完的大书》中“书”指的是 ,里面有 的奥秘,有无尽的 。 11.本学期我们跟着课本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那里 、 ,是个可爱的地方;去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那是一座 ,也是一座 ;来到有“ ”“ ”之称的香港领略多元文化的碰撞。 12.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些温暖的人:《一定要争气》中 的童第周,《手术台就是阵地》中 的白求恩,抗战中 的赵一曼……他们的美好品质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三、理解古诗词填空。(18分) 1.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无数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诗人游历山川河流,更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李白泛舟楚江,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 。”刘禹锡远眺洞庭,写道:“遥望洞庭山水翠., 。”王维在鹿柴一游之后,吟诵道:“ ,复照青苔上。”杜牧在深秋游历大山,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 。”此时此刻,我还想起了 (诗人名)有关山川河流的诗句: , 。(7分) 2.古诗就像一幅幅画作,下面几句诗分别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对应图片的序号填到后面的括号里。(6分) (1)牧童捕蝉,灵动有趣: ,忽然闭口立。 ( ) (2)秋日美景,绚丽夺目:停车坐爱枫林晚, 。 ( ) (3)泛舟采莲,人花相映:荷叶罗裙一色裁, 。( ) 3.看图写古诗。(5分) 舟夜书所见 , 。 , 。 结合图片及诗句后两句我仿佛看到了 的画面。 四、日积月累与运用。(14分) 1. 补充名言。(10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