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8766

26《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25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 cover
小学语文五上八单元《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长生果”加上引号有特殊的含义,在文中指的是“书”。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长久不衰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表达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喜爱。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描述了读书类型的变化:小时候从读印着“水浒”“三国”的小画片,到读《七色花》《血泪仇》等连环画;上学时从读文艺书籍,到读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作者阅读的类型越来越多,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广。不同的时期,书的来源不同、类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作者的读书生活充满情趣,为饱览“香烟人”小画片而“卖力地呐喊助威”,由“看得津津有味”到“不过瘾”,用词童趣十足。写读“连环画”时,作者运用“浮想联翩”“泪落如珠”等词语,生动再现了作者读书时的如醉如痴。写读文艺书籍时,“直奔那里”“差不多都”等词语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如饥似渴的读书状态。 在丰富的读书经历中,作者体会到阅读的好处,阐明自己在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作者用亲身的经历、真切的体会,说明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厚积薄发的作用,大量的阅读提升了作者的想象力,因此作者的写作也别出心裁、与众不同;阅读大部头的小说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既能丰富积累,又增强了记忆力和理解力,使作者作文的时候能恰到好处地借鉴和模仿,并用呕心沥血的创造打动人心。 【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性的班集体生活,能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学习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喻、瘾”等13个生字,读准“差、奔”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写作经历,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教学重点】 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写作经历,体会从作者的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及“长生果”的寓意。 【教学过程】 任务一:知“作者之人” 1.师: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书的。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的对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引入新课。 3.了解作者 她曾担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自幼喜爱文学,13岁读初中时就在县报上发表两篇小说。至今已有800多万字,39本作品集。她是中国当代文坛极为勤奋而且很有影响的作家叶文玲。 课件出示: 叶文玲,当代小说家。生于1942年,浙江台州人。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品《叶文玲文集》,主要作品:《无梦谷》《秋瑾》《无花果》《心香》《青灯》《浪漫的黄昏》等。其中作品《心香》被评为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任务二:解“长生果”之意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课题中的“长生果”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课文中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速读第一自然段,联系全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说,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学习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文中的句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