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91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紫藤箩瀑布(教案+说课稿,4份)(4份打包)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624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份,教案,课稿,人教,瀑布,紫藤
    16 《紫藤箩瀑布》教学设计二(两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利用工具书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 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2体会紫藤萝花的独特意蕴。 教学重点: 1 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2 理解文中紫藤萝花的深刻含义。 3 学习在对生活的观察和想象中感受生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山的那一边,我们懂得了人不能没有理想;于是,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战胜了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懂得了人不能没有信心;后来,我们在挣扎的小飞蛾身上,感悟到了生命在于奋斗;今天,我们将驻足于紫藤萝花面前,体会一份宁静和喜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来自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先来认识作者宗璞,她是一位女作家,出生在二十年代,原名冯钟璞,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只要简要介绍,其他可通过课件展示: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野葫芦引》是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她的这些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 (二),朗读 紫藤萝花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大屏幕。 那么它何以能让作者得到一份宁静和喜悦呢?———请同学们跟着屏幕一起朗读课文。 (将课件分为一页图片,另一页以紫藤萝花为背景,打上课文,让学生朗读) 朗读完之后,先正音: 迸溅(bè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 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再请同学起来谈谈,你想到了什么? ———花很美丽,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困难,等等。 (三),景物描写方法 为什么我们能从这篇描写紫藤萝花的课文中想到那么多呢?这是因为作者有出色的景物描写技巧,她通过自己仔细的观察和体会,写下了这一篇涵义隽永的散文。 那么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紫藤萝花的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家宗璞描写了紫藤萝花哪几方面的特点?(可以提示:有三方面,或者比如花的颜色等) ———花形,花色和花香。 在文中,哪些语句是用来描写花形的,她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只要找出一部分就可以了,可事先用课件打出来。) 比喻: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通常的说就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比拟:就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 区分比喻和比拟: (1)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比喻:把整片垂下来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 (2) “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比拟】〖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于了紫藤萝花的动态美。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3) “像迸溅的水花。”【比喻】〖既写出了花的形状,也让人感受到了它的质感,是像水一样晶莹剔透的。同时,“迸溅”两字,也赋予了花的动感,让人感觉到它是在跳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4)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比拟】〖这里同样是以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