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把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陈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五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表1所示为有关原始社会时期河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部分考古发现。这些发现 製 可集中说明 表1 领域 考古发现 封 9000年前的漯河贾湖遗址中已有人工培植的水稻 种植业 8000年前的郑州沙窝李遗址中存在大量粟的窖藏 10000年前,郑州李家沟人就已创造出陶器 制陶业 6000年前的庙底沟彩陶影响范围覆盖大江南北 8000年前,郑州裴李岗和漯河贾湖遗址中已经出现纺轮 丝织业 7300年前,郑州莪沟遗址已经出现陶制蚕蛹 30000年前,郑州赵庄垒筑的原始祭坛,成为中国营造之源 建筑业 8000年前,郑州唐户建造的半地穴式住房,开中国北方土木建筑架构之先河 线 A,河南地区的先民率先建立早期国家 B.中原地区对中华文明起源贡献突出 C.中华民族分布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新 D.彩陶文化的推广引领南北经济交流 2.战国时期,曾在韩国主持变法的申不害提出:“一臣专君,群臣皆蔽…今夫弑君而取国者,非 必逾城郭之险而犯门闾之闭也,蔽君之明,塞君之聪,夺之政而专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国矣。” 据此可推知,他最可能建议国君 ■ A.捍卫传统伦理 B.关心爱护百姓 C.强化御臣之术 D.保护贵族特权 仅供发货使用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3.2021年,考古工作者在今咸阳东北部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西汉早期墓葬,其中出土了一个罕 见的大型陶仓(宽约1米,高约80厘米),仓中仍存在大量已结块的粟。墓中还存在多个红彩 绘的陶方仓,学者初步判断它们也是粮食容器。这些发现可用于印证西汉 A.贵族生活的奢侈 B.休养生息的成果 C.种植结构的变化 D.豪强势力的崛起 4.汉初,朝廷设豫章郡,并筑南昌城作为郡城。东晋太元年间(371一372年),豫章太守扩建了 豫章城,形成八门相望的城市格局。南朝时,南昌城是当时重要的国家级仓库一豫章 仓一所在地,人口密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昌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水路贸易 B.人口南迁 C.农业开发 D.政治统辖 5.唐初,进土科只考时务策。唐高宗将帖经(着重考查对经文识记的准确性)正式引人进士科, 《老子》《孝经》也在考查之列。天宝元年(742年),《尔雅》取代《道德经》成为帖经的考试内 容。此后进士科考试,帖经通过后试杂文和诗赋创作,诗文通过而后试时务策。上述调整 A.有利于巩固儒学地位 B.着眼于考试的公平性 C.保障了及第者的素养 D.促使明经和进士合流 6.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唐王朝和吐蕃举行会盟典礼,并将誓词刻碑加以铭记。下列史料 中,对实证这一历史事件价值最大的是 画圆 A西藏文化博物馆“唐蕃会盟碑”复刻碑 B.“唐蕃会盟碑”汉藏双语碑文拓片 C.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 D.《旧唐书》所收录的碑文汉文文本 7.《宋史》记载:“川峡素不产银,而募人以银易盐,又盐酒场主者亦以银折岁课,故贩者趋京师及 陕西市银以归,而官得银复辇置京师,公私劳费。”据此可推知,宋代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长途贸易开始兴起 C.白银流通功能凸显 D.民间商业活动兴盛 8.1550年,有意大利数学家将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并称为影响世界的“三大发明”,这一说法 后来因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宣传而广为人知。后来,科学史家李约瑟在此基础上加上造纸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