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4643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42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
  • cover
小学语文五上七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自然之趣”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以及精读课文《鸟的天堂》和略读课《月迹》,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变化。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 即景”和《语文园地》,让学生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并在习作中应用,并学会把画面描写具体。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古诗词三首》由两首古诗和一首词构成,它们都是对景物进行了细致描述,有山雨过后的山居秋景,有半夜难眠的客船夜景,有行军营长的边塞雪景,这些风景都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能够通过文字描绘,较为生动地想象出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象。但对于诗词中深层的意境和情感把握还不够准确。具备一定的诗词朗诵能力,但在语调、节奏的把握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诗词进行简单的赏析和评价。同时,能够初步理解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区别,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教学准备】 PPT、学生课前搜集古诗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目标】 1.认识“榆、畔、聒”3个生字,会写“孙、泊、愁”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诗词大意,感受诗词之美。 难点: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景物描写,初步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2.调动视听感触及想象,描绘诗歌描写的景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品读诗歌,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淡泊名利的诗佛品质; 4.迁移方法学诗《枫桥夜泊》,了解张继客居江上的愁苦之情。 【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页导入新课: 1.开启新单元,请同学们浏览单元页,你了解到了什么?本单共有四次打卡任务,请你作为四时景物收集家,跟着地图的指引,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去完成打卡。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独特的景物。,每种景物皆因观者独特的心境而产生了个体的独特感受,这节课我们要寻找的是古诗里的意境美。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三首》,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前两首:《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 任务一:学习《山居秋暝》通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读古诗,指导读正确流利,注意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2.结合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找出读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 3.知作者:初识王维。 任务二:由静及动,研读古诗 1.读文先读题,请你先读一读诗题,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的信息。 地点:山中居所。时间:秋天的傍晚。 借助注释,我们可以知道“暝”的意思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因此“秋暝”说的是秋天的傍晚。题意:诗人在山中居所看到的秋天傍晚时的景色。 2.说说整首诗给你的感觉 《山居秋暝》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美如图画。就像大诗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所评价的那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带着这样的感受,大家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并展示汇报。学生交流说画面: 读诗句“_____”,我脑海中出现一幅_____图,我仿佛看到了_____,仿佛听到了_____,感受到了 。 3.这唯美的世界中都有哪些景物?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4.请读一读,并思考:为何会“竹喧、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