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牛郎织女(一) < 第二课时 > 相遇相知———想象创造,复述故事 上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也理清了牛郎从孤苦无依到与织女相遇结合的故事脉络。这节课,就让我们化身侦探,深入字里行间,去品读那些动人的细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牛郎与织女初次见面的对话。 2、能根据关键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发挥想象,把简略的地方说具体。 3、感受牛郎和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学习目标 课文赏析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娘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床铺,他就睡在干草上。他每天放牛。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怪有意思的。哥哥嫂子见着他总是爱理不理的,仿佛他一在眼前,就浑身不舒服。两相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 表现了牛郎孤苦、凄惨的生活状态。 表现了牛郎和老牛关系亲密。 写哥嫂对牛郎的态度恶劣。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 ……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本段的中心句。 本段主要写牛郎对牛照顾得很周到:吃得好、喝得好、休息得好。这个反问句主要突出牛郎的善良勤劳。 前面写出了牛郎的牛的关系亲密;突出了他们是相互依靠的伙伴;也表现了老牛的善解人意。 最后一句“美中不足”说明了牛郎很想和牛交谈,为后文老牛开口说话做铺垫。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父亲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这里写出了哥嫂想独占家产的险恶用心。 形象地写出了哥哥的虚情假意、自私贪婪,的丑恶嘴脸。 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嫂子的自私恶毒、蛮横无理,表明哥嫂急切地想赶牛郎出门。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叫他呢 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老牛真会说话了! 牛郎并不觉得奇怪,像是听惯了它说话似的,就转过身子去听。 前文写牛郎觉得“美中不足”的就是牛不会说话,现在牛居然说话了,感叹句表达了牛郎心愿实现 高兴心情。 老牛说话,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神奇性。 在牛郎的心里老牛早就已经是自己的好朋友了。 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 他静静地等着。……只听见一个说:“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吧!咱们偷偷地到人间来,要是老人家知道了,不知道要怎么罚咱们呢!”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多自在啊,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纱衣哪儿去了,谁瞧见了?” 老牛详细地向牛郎讲述与织女相识的地点和办法,写出了老牛对牛郎的关心。 通过语言描写交代了仙女们是偷偷来到人间的。同时写出了仙女在天上没有自由快乐。 “罚”为后文情节埋下伏笔。 “———表示语意的转折。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名字叫织女。每天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