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1181

【乐学期中专项复习卷】12、古诗文阅读理解——部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429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答案,上册,语文,四年级,学年,2025-2026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乐学期中专项复习卷 12、古诗文阅读理解践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9分)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 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1、通读全诗,诗人采用多角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观察人 观察地点 观察的季节 观察视角 仰视 遥望 俯视 景色 、绮霞斑斓 2、“晴山远画眉”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请简要赏析。(2分) 3、想象“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 4、下列对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有景有情,前三句着重写景,末一句抒发的感情是悲伤的。 B.“晚日低霞绮”的“绮”字很妙,写出此刻已经是落日西下之时。 C.“春青河畔草”的“青”字写出了春风唤醒沉睡的河畔,吹“青”芳草后,春意盎然的景象。 D.“不是望乡时”抒发了诗人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完成练习。(11分) 题 西 林 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2分) 1、诗人是 (朝代)文学家 (谁)。(2分) 2、诗句中有三组意思相对的词,找出来写在下边。这些词语的使用说明了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庐山进行了细致观察。(3分) ( )—( ) ( )—( ) ( )—( ) 3、下列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这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 B.这首诗告诉我们看到事物的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 C.这首诗启示我们只有跳出自己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才能看清事物的真正面目。 4、下面哪个情景最适合用这首诗进行劝导 ( )(2分) A.小方考试时因紧张漏做一道题,出考场后很是懊恼。 B.小青在春游分组时只想和好友同组,不愿尝试新伙伴。 C.美术课画杨桃,小语画成了五角星,同学认为是小语画错了。 D.朋友受伤了,心情很糟糕。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0分) 雪梅 [宋] 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降: 骚人: 评章: 2、“梅”和“雪”争春的结果是什么 用“ ”画出相关诗句。(1分) 3、请你写出前两句古诗的意思。(2分) 4、诗人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诫我们( )。(2分) A.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善于捕捉事物的优点。 B.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古诗 请写出两句来。(2分)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0分) 雪梅(其二) [宋] 卢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①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⑦。 【注释】①日暮:指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②十分春:全部的春天。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B.本诗描写了梅花的颜色与形状。 C.本诗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梅花白雪图,生气勃勃。 D.傍晚,诗句落笔写完后,天又在下雪,饶有意境。 2、下列诗句中“雪”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中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有梅无雪不精神 B.有雪无诗俗了人 C.日暮诗成天又雪 D.雪却输梅一段香 3、课内古诗《雪梅》中雪与梅的关系是( ),本诗中雪与梅的关系是( )。(2分) A.雪梅争春 B.雪梅映春 C.雪化梅开 D.雪化梅落 4、本诗阐述了“ 、 、 ”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 ”(用原句填空)。(2分) 5、从诗人描写的“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分) 五、课外古诗阅读。(10分) 桃花溪 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1、解释词语:(2分) 飞桥: 尽日: 2、这首诗通过对 幽美景色的描写和对 的询问,抒写了作者一种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