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1325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9719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答案,练习题,自信,失掉,中国人
  • cover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选自_____,作者是_____,原名_____,字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该作者的散文是_____,小说是_____。本文采用_____的论证方式,以批驳_____为突破口,采取_____和_____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驳倒对方的论点。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玄虚(xuán)   渺茫(miǎo)  筋骨(jīn)  求神拜佛(fú) B.脊梁(jí) 摧残(cuī) 搽粉(chá) 舍身求法(shě) C.诓骗(kuāng) 抹杀(mǒ) 诬蔑(miè) 为民请命(wèi) D.家谱(pǔ) 省悟(xǐng) 笼罩(lǒng) 前仆后继(fù)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按照上级布置,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对敌无情讽刺鞭苔、对人民赞颂呕歌、爱憎分明,正是杂文应该遵循的原则。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赢得最后的胜利。 D.原来这帮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人是在混淆“中国人”的概念。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才换来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 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C.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孕育出璀璨的文明、瑰丽的文化。 D.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5.修改下列病句 (1).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2).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3)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6.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1)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 (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    ) (3)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 (4)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和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 ③更有少数篇目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 ④他身上具有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A.②④①⑤③  B.④①⑤③②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②①④ 8..阅读下面文段,围绕“中国精神的造就者”,根据表格内的提示仿写三句话,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式。 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造就者!中国精神在哪里? 中国精神在小战士董存瑞举起炸药包舍身炸碉堡的呐喊里;_____;_____;_____。 9.两年来,中国科技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上天入地、通江达海……你校将举行以“走近中国科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参照示例,从上面四幅图片中任选一幅,根据最近发生的与图片有关的重要事件,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示例:全球同时速最长动车组列车“复兴号”上线运行。 _____ (2)你校邀请了上面图片中某个人物或成果创造者、设计师来做报告,在互动交流环节,你获得了一次向对方提问的机会,请你做出恰当的表述。(图片任选其一,要求语言得体,提问有针对性) 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完成各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