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4156

1.4 第2课时 充要条件(课件 讲义)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16745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时,充要条件,课件,讲义,高中,数学
    第2课时 充要条件 学习 目标 1. 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 2. 能够根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判断一些简单的充要条件问题,能对充要条件进行证明.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战国时期墨子所著《墨经》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描述: 充分条件:“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 必要条件:“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 物理中: ① ② 问题1:在①②两个电路中, A,C的开闭与灯泡B亮起来,会形成什么逻辑条件呢? 略. 问题2:你能列举生活中存在“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逻辑语句或事例吗? 略. 一、 生成概念 问题3: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与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1)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 (4) 若A∪B是空集,则A与B均是空集. 不难发现,上述命题中的命题(1)(4)和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命题(2)是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命题(3)是假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问题4:你能通过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来判断p,q的关系吗? 首先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是成对出现的,不能说单独的一个命题是逆命题.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其实质是判断“若p,则q”及其逆命题“若q,则p”是真是假,原命题为真而逆命题为假,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而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假,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请同学阅读课本P20—P22,完成下列填空. 二、 概念表述 1. 逆命题的概念 将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p和结论q互换,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__若q,则p__”,称这个命题为原命题的__逆__命题. 2. 充要条件 命题真假 “若p,则q”为__真__命题; “若q,则p”为__真__命题 推出关系 __p q__ 条件关系 p既是q的__充分__条件,也是q的__必要__条件,我们说p是q的 __充分必要__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 3. 条件关系判定的常用结论: (1) 关系:p q,且qp. 结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关系:q p,且pq. 结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关系:p q,且q p,即p q. 结论:p是q的充要条件. (4) 关系:pq,且qp. 结论: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充分与必要条件 若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即p:A={x|p(x)},q:B={x|q(x)},则 (1) 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2) 若B A,则p是q的必要条件; (3) 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 若BA,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6)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 (课本P21例3)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 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解答】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所以qp,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 (2) 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 【解答】因为“若p,则q”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若q,则p”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所以它们均为真命题,即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3) p:xy>0,q:x>0,y>0; 【解答】因为xy>0时,x>0,y>0不一定成立,所以pq,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 (4) 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q:a+b+c=0(a≠0). 【解答】因为“若p,则q”与“若q,则p”均为真命题,即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1) 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以及“若q,则p”的真假. (2) 集合法. (3) 传递法:由p1 p2 … pn,可得p1 pn;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