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6766

8.1《荷花淀》课件(共45张PPT)

日期:2025-11-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2124498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荷花淀,课件,4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孙犁 荷花淀 导入 导入新课 导入 导入新课 相传呢,在很久很久以前,嫦娥偷吃了仙药,然后身体就不由自主的往上飞升,在她离月宫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随身携带的一块镜子不小心掉了下来,摔成了九十九块碎片,那么这99块碎片在地上便形成了99个美丽的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片美丽、富饶而又多情的土地,这里有成片的芦苇荡,还有无边的水塘,风吹过来空气中都带着新鲜的荷花荷叶香。然而,日本侵略者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为了保家卫国,全淀的老百姓都行动起来,荷花淀的故事就此展开。今天我们来学习孙犁的小说荷花淀。 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写法。 鉴赏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体会孙犁小说的风格特点。 了解白洋淀人们抗日斗争中的生活, 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学 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素养 课前预习 走近作者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坚持写作。他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课前预习 走近作者 20世纪50年代,京、津、保地区有一大批青年作者积极学习孙犁的小说《荷花淀》的创作风格进行小说创作,即通过描写儿女情、家务事反映时代变化。主要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后来,人们把这个作家群体称之为“荷花淀派”,也称“白洋淀派”,孙犁被这一流派的作家视为领袖。 荷花淀派 课前预习 写作背景 创作特色: ①诗意地描绘河北乡村生活,渲染出浓郁的河北“地方风彩”。 ②在即时性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中,灌注和张扬具有恒久魅力的人性与人情。 ③崇尚女性美,擅长青年女性的塑造。 ④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气息的结合。 ⑤承乡土抒情小说传统,为诗化、散文化小说,有“诗体小说”之称。 听录音读,小声跟读。 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品味情感。 讲授新课 读显身手 整体感知 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读一读:读准字音 缠绞 白洋淀 草垛 场院 虾篓 吮吸 惦记 亲戚 晌午 摇橹 窜进 硝烟 泅水 噘嘴 横样 凫水 jiǎo lǒu shǎng qiú shǔn lǔ duò diàn cuàn fú xiāo qi cháng juē hèng diàn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速读课文,顺手标好段序、划出字词。 整体感知 “诗化”的战争 1.简要概括全文故事情节。 说说读文之后,你的感受。 2.全文以空行标明了小说的三大部分,请用四字句给每部分加个小标题。 初读感知 整体把握 苦难与新生 活动任务 “诗化”的战争 在本文中,我们看不到炮火连天,看不到残壁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雨腥风,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花,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明朗、美丽……充满了诗情画意…。 “诗化”的战争 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本文用诗意的笔法写战争,表现出作者的创作个性。 梳理结构 开端 夫妻话别(1—31) 发展 高潮、结局 探夫遇险(32—61) 助夫杀敌(62—85) 梳理结构 夫妻话别 探夫遇敌 助夫杀敌 概述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