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7006

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等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日期:2025-10-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3052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学期,扫描,试题,历史,月月
  • cover
2025一2026学年度高二10月联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 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郑国子产与晋国叔向就如何处理私有财产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子产 提出通过“俦刑书”来保护私有财产。而叔向反对“俦刑书”之举,认为这将使百 姓放弃追求高尚道德,从而加大治理百姓的难度,将导致亡国危险。二者争论的 焦点在于 A.是否维护百姓的合法利益 B.是否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 C.进行争霸斗争采取的途径 D.重构社会秩序的治理手段 2.从传世文献和近百年出土的秦汉简牍来看,秦汉时期“文书行政”空前发达。官 文书在制作、收发、办理、保管等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制度,其种类和数量都甚为 可观,涵盖了诏令、奏章、报告等多种形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官僚体制十分完备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国家治理较为规范 D.行政决策失误减少 3.下图为某朝初年形势图。对图中“道”的解读,下列合理的是 n A.其长官势大割据一方 B.始终作为地方行政实体 C.功能地位类似于行省 D.以山川形势为分界依据 第1页(共6页) 4.以下法律条文出自《唐律》。据此可知,《唐律》 凡无紧要事情在城内街衢巷弄和人众(三人以上)中,行车走马的,依律答五 十:凡有人在市内及众聚之处,故意制造诳言有猛自之类惊动众人,而造成犹 乱市均秩序的后果,依律杖八十; 有人偷决堤防盗水供用,不问是公是私,依律各杖一百; 凡邻里间发生强盗、杀人案件,邻居必须救助并向里正报告,否则依律杖一百。 A.惩罚标准相对混乱 B.注重维护社会治安 C.强调规范市场秩序 D.体现礼法结合特点 5.宋代,乡村中既有训诂先生教授儿童识字和诵读经典,又有私塾老师传授经史子 集等知识:还有其他老师教授儿童商业计算及社交礼仪和家庭伦理等方面的知 识。同时,乡试、会试等考试制度也在乡村中得到广泛的实施和推广。这集中体 现了宋代 A经世致用思想深人人心 B.基层教化内容的多元性 C.儒学的发展趋向世俗化 D.基层社会治理的复杂性 6.万历元年(1573年),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要“置立文簿, 每月终注———。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如有延误者,各级官吏都 有责举报,以此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据此可知,考成法的推行 A.强化了专制集权 B.导致了内阁大权独揽 C.革除了官场陋习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7.下图为民国5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任命状上有时任大总 统的黎元洪,国务总理段祺瑞,教育部总长范源镰的签字。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B.文官考试制度的施行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北洋军阀的派系纷争 8.1949年8月至11月的4个月里,毛泽东就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给各中央局、 各野前委及相关领导同志发了9封文电。他多次提到“二到三万以上人口城市 和各县均须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会期间,中小城市至少每月一次,每次 一天,至多两天”“一千几百个县都能开起全县代表大会来”。由此可见 A.国家重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D.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