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7817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31张PPT)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7906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31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斯大林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落后 一战激化了 各种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 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 社会主义革命 临时政府被推翻, 建立苏维埃政权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巩固了新生政权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但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这种形式,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自主学习(P47-50) 1.列宁为什么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产生了什么影响(有什么作用)? 2.苏联成立的时间?全称是什么? 2.苏联工业化开始的时间、成果、影响? 3.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开始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4.苏联模式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评价这种体制? (一)列宁的探索 1.经济上: 1921年春实施新经济政策; (1)背景: 材料一: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 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 于你们。” 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 要布尔什维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思考:苏维埃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2)内容: ①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②商业: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③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④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新经济政策中“新”的含义是什么? 课堂拓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除口粮、种子粮以外一切余粮收国有)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制;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 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按劳取酬 比较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1921年新经济政策,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新经济政策中“新”的含义是什么?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企业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新经济政策中“新”的含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影响(作用):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作用)?并说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启示: 2.政治上: 1922年,成立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课堂拓展 历史上俄国名称的变化 1917年 十月革命 1922年 苏联成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沙俄 苏维埃俄国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俄罗斯 列举列宁的历史贡献。 ①领导十月革命;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②领导三年卫国战争; 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新生政权;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⑤成立苏联; ⑥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史论:革命领袖列宁在历史转折关头发挥了重大作用。 斯大林 列宁逝世后,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 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