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8505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 课件 (3课时 共50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398776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望洞庭 刘禹锡 诗豪 任务一:拆解诗题感诗韵 本义:房屋的正室 洞庭 ① 注释 ①〔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 望 洞 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tíng wèi mó luó yǔ xī mò 〔磨〕磨坊 / / / / 任务二:想象画面入诗境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② 注释 ②〔和〕协调,和谐。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比喻 月光 美丽、明亮、 柔和、清朗、 皎洁无瑕…… 湖面 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朦朦胧胧、隐隐约约、风平浪静……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秀美 静态美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 君山 ③ 注释 ③〔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 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比喻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的面积为2579.2平方千米。 君山的面积为0.96平方千米。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任务三:了解诗情绘秋景 望 洞 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近看 遥望 热爱 赞叹 挑战背诵 ( )两相和, 潭面无风( )。 遥望洞庭( ), ( )一青螺。 望 洞 庭 [唐] 刘禹锡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借助注释 结合图片 想象画面 理解词语的方法 任务一 初读古诗赏秋景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由朗读《山行》,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和秋天有关的景物,感受景物之美。 在山中行走 / / / / / / / /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斜 高 ②[斜]曲折向前延伸。 ③[生]产生,生出。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石径 白云 人家 鸡鸣狗吠 菜园瓜架 小桥流水 牛羊成群 儿童嬉戏 …… 想象还会有什么?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坐]因为 经霜的枫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白居易《秋雨夜眠》 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 —刘禹锡《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霜叶红于二月花。 任务二 联系生平入诗情 杜牧 公元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挑战背诵 任务三 书写生字试默写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挑战默写 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诗意之秋 借助注释 结合图片 想象画面 联系生活 组词法 任务一 多种方式解诗题 夜书所见 夜晚写下自己看见的景物 任务二 入情入境学古诗 读诗,圈出有关秋天的词语 注释 ②〔挑〕用细长的东西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他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思乡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任务三 比较异同解秋语 思念家乡 赞深山秋景 赞洞庭秋景 挑战背诵 秋日画展 选择一首诗,依据诗文和诗意,用画笔为这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