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三 中国区域对比 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对比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大陆东临渤海和黄海 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陆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岛东面濒临太平洋 范围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各省及港、澳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台湾省 土壤 东北平原→肥沃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黄土高原→疏松、直立性黄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贫瘠的红壤;四川盆地→肥沃紫色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气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河流 黄河等含沙量较大,黑龙江、松花江结冰期较长 最大的河流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植被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资源 森林资源,石油、煤炭、 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有色金属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农业 ①旱作农业 ②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③农作物(产品):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苹果等 ①水田农业 ②一年两熟至三熟 ③农作物(产品):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甘蔗等 工业 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冀)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纺织业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生 活 习 惯 食 面食为主 米饭为主 住 砖瓦房、窑洞→防寒保暖、冬暖夏凉 竹、木房,屋顶坡度大→通风、散热、排水 行 铁路、公路为主,古→马 水运,古→船 娱 溜冰、滑雪 游泳、赛龙舟 城市 首都北京 经济中心上海 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对比 项目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范围 大位体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西 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 地形 特征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海拔超过4 000米;藏南地区为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 气候 特征 地处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气候寒冷,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但因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文 特征 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 冰川融水补给多。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河流、 湖泊 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大河的发源地;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植被 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高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差异明显 农业 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新疆),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和马铃薯等 交通 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铁路 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公路。铁路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资源极其丰富,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该区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