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2462

第五章 第一节植被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0-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40036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五,必修,PPT,32张,教学课件,一册
  • cover
第一节 植被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地理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主要植被类型、分布、气候特点及植物特征。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实地调查或观看影像,体会珍惜爱护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营造人工植被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 2.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 植被生态特征的环境适应性。 导入新课 2017年8月中旬,智利北部的沙漠地区 出现罕见的丰沛降雨。之后,奇迹出现了,曾经不毛的沙漠,遍地野花绽放,俨然成为花的海洋。这平常几乎看不到植物的“死亡之地”,为什么短时间变成花的海洋?其他沙漠中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吗? 一、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分类 天然植被 人工植被 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等 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森林 草原 荒漠 苔原 草甸 农作物 公园绿地 【自主学习】阅读P82找出植被的概念并判断以下哪些景观是植被?并对其进行分类。 注意:植物≠植被 独立生长的个体→植物 成群生长的整体→植被 植被与环境 森林 经济林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植被类型 天然植被(森林) 人工植被(经济林) 种植对象 种类数量 排列方式 天然形成 人工种植 物种丰富 物种单一 排列方式复杂 排列整齐 二、植被的分类 三、植被的形成过程 阅读材料,讨论该岛植被的演替过程并填充下表。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分布着“喀拉喀托群岛”,其中喀拉喀托岛于1883年爆发火山。一个多月以后,科学家发现该岛地面被厚厚的火山灰和熔岩覆盖着(新形成裸地)。3年后,这里有了数目繁多的植被,包括11种蕨类植物和2种苔藓。14年后,该岛屿南部海滩出现了马鞍藤植物群落,内陆地带可以看到甜根子草,开花植物。90多年后,岛的东海岸长出了30米高的木麻黄等高大乔木,这里还有藤本植物、匍匐植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调查时间 火山喷发后 3年后 13年后 33年后 90多年后 植被状况 裸地,没有植被 苔藓和蕨类 草本植物 灌木、草原、开花植物 乔木、藤本植物、匍匐植物 裸地 地衣 苔藓 草本 灌木 乔木 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被的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三、植被的形成过程 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工程 形成稳定的天然植被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天然植被。 三、植被的形成过程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是影响植被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寒带苔原 温带阔叶林 热带雨林 高纬 低纬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气候影响植被的垂直结构 ———光照 成因: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规律: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物种的数量就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观察图中乔木层到草本层光照强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 强 弱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望天树 喜光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 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植被群落的上层 喜阴植物--需要少量的阳光 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植被群落的底层 植被的垂直分层—光照差异影响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气温和降水: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四、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植被 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