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朱德的扁担 第六单元 精读课 (部编)二年级 上 文本学习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文本学习 扁担是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也有两头上翘,形似"月牙"的翘扁担。 文本学习 1928年,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企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在井冈山上。当年的井冈山上有800多名的伤病员以及后勤机关工作人员,物资压力非常大。入冬后,井冈山军民的生活更加困难。一个连队80多人,一顿饭却只有3斤米下锅。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问题,储备一定的粮食迫在眉睫,于是,红军掀起了浩浩荡荡的挑粮运动。 文本学习 军民往返100多里,从宁冈、永新一带挑粮上山时,经常走的就是这条小路。有的是用箩筐、扁担挑粮食,有的是用扁担背粮食,实在没有工具的就用长裤子,把两个裤脚扎紧,往里面装上粮食,再往肩上一搭。 文本学习 路途遥远、山路崎岖、负重难行。红军战士每天都要起早赶路,摸黑回山。毛泽东、朱德坚持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一起下山挑粮。战士们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小伙,而朱德军长已经有40多岁,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部署打仗,战士们十分心疼。 文本学习 战士考虑到朱德军长年纪比较大,军务也比较繁忙,所以就会对朱德军长说,你日夜操劳太吃力了,所以就不要再下山挑粮食了,我们每个人多挑一点就把你这份给补上了。朱德军长却说,吃饭有我的份,挑粮也有我的份,光吃饭不挑粮,那不就成剥削阶级了吗? 文本学习 有一天,朱德又准备动身和战士们一同挑粮,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扁担。原来,战士们担心他过于操劳,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但是,当战士们挑粮返回到黄洋界的时候,却看到朱德满头大汗,挑着箩筐赶了上来。 文本学习 原来,朱军长又重新削了一根扁担。但是没过几天,朱德的扁担又找不到了。后来,朱德又重新削了一根,这一次,他在扁担上还写了几个大字:“朱德的扁担”。 本课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认识本课十五个生字,会写文中的词语。 会写本课十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戴着斗笠“等词语的搭配。 理解战士们藏扁担和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 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原因。 文本学习 朱德的扁担 文本学习 借助拼音把课文朗读五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最后一遍的朗读时间不能超过1分35秒。 文本学习 朗读课文 字词学习 朱德 扁担 同志 队伍 敌人 根据地 抽出 山高路陡 草鞋 心疼 敬爱 字词学习 朱 德 扁 担 同 志 伍 敌 根 据 抽 陡 鞋 疼 敬 字词学习 同志 红军 敌人 非常 常常 每次 战士 戴着 字词学习 我会识记这些生字: 文本学习 从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文本学习 红军战士要到山下挑粮的原因是什么? 文本学习 “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大家都争着去,可以看出红军战士( )。 不怕困难 文本学习 朱德同志是怎样挑粮的? 文本学习 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去挑粮? 文本学习 连线的词语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文本学习 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起来? 文本学习 文本学习 从( ),晚上( )可以看出朱德同志非常辛苦。 白天挑粮爬山 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文本学习 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起来? 文本学习 想一想:战士们心中会怎么想? 文本学习 想一想:战士们为什么不要意思再藏朱德同志的扁担了? 文本学习 战士们敬爱朱德同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