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3875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26923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金华,龙洞,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本文节选自《小记十篇》中的《游了三个洞》。 初读感知 溶洞:地下水沿着可熔岩层层面、节理或裂缝进行溶蚀,塌陷扩大而成的洞穴。洞内有各种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如钟乳石、石笋和石柱。 资料袋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标注好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了什么?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本文是一篇 (体裁),是按照 顺序写的,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 初读感知 游记 游览的先后 祖国山川 这篇课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是 ,二是泉水的流经路线。 作者游览的顺序 一簇 浙 臀部 蜿 蜒 zhè cù tún wān yán 江 我会认 漆黑 qī tiáo 调整 diào 调子 调 转 zhuǎn 转身 zhuàn 转动 多音字 初读感知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用在文中,突出了洞口的气势。 这片群山山势巍峨,突兀森郁,气势壮观。 词语解释 蜿蜒: 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文中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卧龙盘在蜿蜒的山岗。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文中是说石钟乳和石笋样子多。 天空中的云变化多端,时而像一匹奔腾的骏马,时而又像一只威武的狮子。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进行记叙。先交代了游览的目的地———( ),然后写( ),接着写( )的景观,( )的特点,( )的情景,最后( )。 初读感知 出洞 沿途看到的景色 外洞 内洞 孔隙 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交代作者游览的时间及地点。 1 2-3 4-7 8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精读感悟 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写作者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写作者在路上的见闻。 精读感悟 第一部分 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时间 ) (人物) (地点)(事件) (1)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景色?(请用:“﹏ ” 画出来)。    (2)“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感 到“眼前一片明艳”? 精读感悟 第二部分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映山红 拟人 油桐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精读感悟 因为作者看到的是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以及或浓或淡的新绿,因此眼前一片明艳。 指鲜明、艳丽。 第二部分 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比喻 精读感悟 表达出作者愉悦的心情。 溪流蜿蜒曲折,宽窄不一,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水流声时时变换调子。 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 精读感悟 我也试一试: 天上的白云 像小猪 像小猫 像小狗 像小鸡 洞 口 高 第三部分 精读感悟 外 洞 宽、高 精读感悟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用“一千或是八百”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使人形象具体地感觉到外洞空间大而空旷且开阔。 除了描写外洞的宽敞,作者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泉水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精读感悟 泉水 孔 隙 窄、矮、险 精读感悟 用恰当地词语描述“孔隙”的特点?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