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中学2026届高三质量检测考试(一) 历史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数量最多,此外其周边地区也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如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绳纹粗陶文化。这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 ( ) A.连续性 B.多元性 C.开放性 D.兼容性 2.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其共同思想内涵在于 ( ) A.主张敬天保民 B.倡导人性本善 C.推崇厚德载物 D.崇尚天人合一 3.黄河含沙量高达40%以上,黄河泛滥之患与河沙肥沃之福相伴,由国家组织修建或维护大规模的防洪系统和小规模、家庭拥有的灌溉系统的结合,塑造了古代中国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模式。据此可知,古代中国 ( ) A.政治经济结构有其合理性 B.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C.自然环境决定了制度选择 D.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4.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其庶长子刘肥为齐王,统辖七郡七十三县。而到汉景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42年),齐国已演变为九个汉郡与三个王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推恩令成功削弱王国势力 B.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调整 C.边疆地区的治理效果凸显 D.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强化 5.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在婚姻上极为讲究门当户对,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顶级士族之间频繁联姻。《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许多士族名士之间的清谈雅集,很少有庶族人士参与其中。这些现象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 ( ) A.政治稳定促进了区域交往 B.士族政治具有封闭性 C.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南北政权的文化差异 6.至隋朝,由于长期的战乱,关中地区经济衰退,不得不仰仗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物资转运,但运至关中耗费巨大,于是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可见,洛阳地位的提升 ( ) A.缘于经济区位优势 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源于南方经济开发 D.旨在应对关中地区的战乱 7.《新唐书》记载,“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意即门下省将原诏书涂改后送还中书省重拟之意。太宗时,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这些举措( ) A.具有政治决策的民主趋势 B.体现出权力制衡体制的构建 C.表明权臣擅权现象的出现 D.客观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8.1117年,宋徽宗下诏,严厉禁止书店私售科举考试范文,以免考生“蹈袭剽窃,不根义理”,并令有司“常切检举缉捕禁绝”。这一举措旨在 ( ) A.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序 B.打击应试的投机现象 C.规范监察官员的行为 D.营造公平的商业环境 9.宋元时期,重庆大足石刻中雕刻有“大孝释迦佛亲担父王棺”;敦煌莫高窟《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宣传“孝”是成佛积善之本,列举了许多孝子的行为,包括目连、释迦牟尼、舜、王祥、郭巨、老莱子等人物。这些现象( ) A.保障了社会的持续稳定 B.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 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提升了民众道德素养 10.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①处少数民族政权为西夏 B.榷场设置于②处 C.反映了藩镇割据的形势 D.这一时期是元代 11.《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西夏李元吴立国后遣使向宋上表时,自称祖先为北魏拓跋氏,而北魏的拓跋鲜卑自称为黄帝次子“昌意少子”之后。上述现象说明少数民族政权 ( ) A.效法中原制度加速封建化 B.强化文化认同以促民族融合 C.密切与内地政治文化交流 D.追述华夷共祖维护政权稳定 12.自汉代始,涉及王昭君题材的古典诗词多以“昭君怨”为主题,将其塑造成一个离乡远嫁的薄命女子。宋代以后,长期被泪水浸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