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二) 语文试卷 说明:本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语文之美如盛宴,亲爱的同学,让我们一起品味语文的珍馐佳肴!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学校文学社举办“怀古·向美”古诗文品读活动。下面是晓旭同学积累的古诗文名句,请将空缺 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10分) (1)“昔人已乘黄鹤去, ”,仙人驾鹤,吊古怀远, (崔颢《黄鹤楼》) 怀 (2)“ 自将磨洗认前朝”,前朝遗物,历史风云。 之思 (杜牧《赤壁》) (3)“ 坐断东南战未休”,少年将领,称霸一方。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波涛如怒 ”,山河险要,兵家必争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当窗理云鬓 ”,形象之美,巾帼红颜。 (《木兰诗》) 向 (6)“最爱湖东行不足 ”,自然之美,流连忘返。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之 (7)“ 钟鼓乐之”,音乐之美,愉悦心情。 (《诗经·关雎》)》 (8)“予独爱 ”,情操之美,陶治身心。 (周敦颐《爱莲说》〉 2.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的诗句,分别出自李白的《上李邕》和李清照的《渔家傲》,请你说说这两幅 作品中的诗句具有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妙。(2分) 扶 摇 赏 析 上九萬里 一同風起 里 我认为这两幅作品中的诗句的异曲同工之妙 在于: (二) 学校倡导同学们开展古文积累品读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3~7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 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 ▲ (2)再而衰 再: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人才在甲、乙两文中的命运有何不同。(4分) ▲ 秦兵逼肥水而陈①,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③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 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 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③而杀之,蔑①不胜 矣!”融亦以为然,遂麾⑤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 骑略陈⑥,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陈:同“阵”,布阵。②阳平公融:苻融,苻坚之弟,封阳平公。③蹙(cù):逼近,逼迫。 ④蔑:没有。⑤麾(hu):指挥。⑥驰骑略陈:骑着马来回奔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