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6657

14《八角楼上》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06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角楼上,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八角楼上》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革命领袖毛主席的崇高品质,体会他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由衷产生敬佩之情。 语言运用: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年、夜”2个生字,借助插图等资料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 思维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审美创造:结合插图,通过“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时代背景 1.以图创境,唤醒红色阅读记忆 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插图,回忆毛主席带领战士和百姓一起挖井的故事。 2.揭题,学习“楼”。随机正音,引导学生关注偏旁理解意思。 3.活用助学系统,了解八角楼 阅读省自编版《课堂作业本》中八角楼的知识卡片,提取信息,了解八角楼名字的由来,以及当时的背景。 4.图文结合,指读第一段 过渡,引出句子: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 (1)学习“年代”,正音 (2)学习“艰苦斗争的年代” ①正音“争” ②交流识字方法:随机出示“争”的字形演变,原指两个人正在抢夺一头牛。 ③辨认年代物件,感受艰苦斗争 图文对照读:清油灯 竹椅 单军衣 ④随机介绍“清油灯、灯芯、拨了拨”,具化“艰苦斗争的年代”。 那个时候没有电灯,照明全靠清油灯,中间灯芯要是短了、卷了,灯光就会很暗很暗。需要时不时地用手拨一拨,非常麻烦。 ⑤指名有感情朗读句子。 (板贴词条:艰苦斗争的年代) 5.出示: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1)学习“夜幕降临” ①正音“临” ②生活识字:你在哪里见过“临”字? ③积累和“临”字相关的词语。 ④情境读句:当夜色像一大块黑色的布把天盖住了,就表示夜晚———来临了,毛主席就开始———工作了。指名读。 (板贴:夜幕降临) 朗读课文,了解毛主席的工作 1.这篇课文,就是讲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工作生活的场景。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呢? 2.指名读文,重点关注第二自然段。 3.随机正音:写文章 凝视 察觉 4.其实这段文字就是根据这幅插图写的。那毛主席到底是怎样工作的呢? 三、借助插图、短语,感受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1.出示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走近毛主席工作场景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①边读边圈出表现毛主席动作的词语。 ②边读边想象毛主席工作的画面。 2.交流并随机板贴动词:穿着、披着、坐在、写文章、握着、拨了拨、凝视着、沉思 3.由动词带出词组,出示: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握着笔、拨了拨灯芯、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沉思 4.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动作,学生读后面部分。交换读。 5.图文对照,积累短语 ①师生合作:老师指图,学生说出相应的短语。 ②同桌合作:一人指图,一人说短语。 ③全班展示。 6.这些动词短语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幅毛主席工作的场景。看看图,再去读读他工作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①工作辛苦 A从穿着单军衣感受到毛主席工作很辛苦。 出示单军衣,触摸说感受 B从薄毯子感受到毛主席工作很辛苦。 C从坐在竹椅上感受到毛主席工作很辛苦。 D从“寒冬腊月的深夜”感受到毛主席工作很辛苦。(板贴:寒冬腊月的深夜) 交流中随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②条件艰苦 关注:拨了拨灯芯 随机引入“三根灯芯的故事”,感受毛主席的辛苦和可敬。指导朗读。 7.视频创境,助力交际,感受毛主席工作的忘我。 ①在那个时期,毛主席工作上的辛苦不只是这艰苦的条件、简陋的环境,还有艰巨的斗争。播放井冈山时期视频 ②当时以少敌多的斗争远比我们感受到的更难,更苦。每个深夜,主席都在为此工作、思考着,他会想些什么呢? ③从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